上杭庐丰,“天后宫”里党旗红

时间:2022-07-21 来源:龙岩电视台

红土地网讯(邱子祥)  上杭县庐丰畲族乡丰济水尾自然村的天后宫,是上杭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上杭农村最早的革命摇篮,被称为“红色天后宫”。

上杭县庐丰天后宫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道光十五年(1835年)两次重修。该宫坐南朝北,面阔32米,进深25米,占地面积约123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门厅、拜亭、大殿,两侧带护厝。大殿面阔3间,进深3柱,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主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规模壮观,气宇轩昂。宫内彩绘壁画纹饰多样,斗拱别致美观,木梁架雕花漆绘,石柱础形制雕饰各异。宫门上高悬“天后宫”匾额,字体苍劲有力,早前宫门前曾竖立一根大石桅杆。宫内上堂正中供奉妈祖神像,殿柱对联“海国汇流千涧水,仙居坐镇一乡山”“自鸠工以迄落成二十八载,山崇已而叨福庇亿万千年”等,彰显妈祖娘娘慈善怜爱的高德善行。

1922年间,上杭境内军阀割据,兵连祸结,官贪吏虐,民不聊生。1924年秋,年仅18岁的庐丰丰济籍的厦门集美学校师范部学生蓝维仁邀请本乡张楷等20多位同学,利用暑假回乡之机,在天后宫创建“妈祖新剧社”,上演《孔雀东南飞》《赌钱嫁妻》《鸦片之害》等剧目,因表现的反帝反封建和主张婚姻自由的内容生动感人,深受群众喜爱,因此“妈祖新剧社”声名远扬。

1925年秋,蓝维仁与堂弟蓝维龙回到家乡建立秘密农会。1926年3月,蓝维仁又携堂弟蓝维龙、本乡同学蓝树荣、蓝鸣岗等,借到天后宫进香朝拜之机,秘密商议为贫苦农民子弟办学校事宜。1926年12月,中共上杭支部在城关解放路成立以后,温家福、雷三明、罗大准、吴梅林等共产党员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发展党员,促进国共合作,推动工农运动,上杭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927年5月7日,上杭“五七”反革命事件爆发,国民党军阀蓝玉田部参谋长刘炳坤大肆搜捕并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上杭城关顿时陷入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之中。正在上杭指导工作的中共闽南部委书记罗明紧急决定将上杭支部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庐丰,开展秘密活动。在中共上杭支部的授权下,蓝维仁、蓝维龙兄弟在自己祖宅中,召集几位骨干党员商议建立党支部事宜。1927年6月,蓝维仁、蓝维龙等人在天后宫挂起了由镰刀铁锤组成图案的党旗,宣布上杭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蓝维仁当选书记。

1927年7月,以“妈祖新剧团”骨干成员创办的“东一区九堡平民学校”在丰康村七厅坪成立,蓝维仁亲任校长,蓝维龙等担任骨干教员。学校创办初期,短时间招收了30多名学生。之后,蓝维仁等还利用学校这个阵地,延伸到各村办起了平民夜校,不断增强农民对“共产党是穷人救穷人”“共产党才是穷人的党,才是贫苦农民的靠山”等革命道理的认识。夜校还秘密出版了《C.P》《C.Y》两种刊物,宣传革命主张,传播共产主义思想,控诉地主豪绅、反动官僚的罪恶。同时,平民学校内又成立了上杭县第一个农村团支部。这座新型学校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引起了反动派的嫉恨。本乡大劣绅、联珠学校校长蓝奎周与尊三学校校长蓝志詹等勾结政府当局,煽动学生发难,叫嚷要打倒平民学校,但阴谋终未得逞。到1928年,学校在校学生已超过300名。许多学生走出校门后,积极投身土地革命战争,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斗。据统计,50多名本校学生后来成为革命烈士,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铁道兵副司令员、铁道部副部长的蓝庭辉,曾任福建省副省长的蓝荣玉等均在该校接受过思想启蒙教育。

1928年1月,为适应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需要,中共上杭临时县委在天后宫宣告成立。3月,正式更名为中共上杭县委。从此,上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1929年7月7日,在红四军萧克支队的指导下,共产党员蓝维仁、蓝树荣、李立民等又在天后宫组织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带领数百名农民武装进攻庐丰墟,消灭反动民团,击毙团防局头目张清球。随后,蓝维仁、赖友发等又领导上下庐丰、上中下坊、湖洋、太古、横岗等乡村农会组织,举行武装暴动,掀起“打土豪、分田地、建政权”革命高潮。庐丰农会会员迅速发展到1000多人,党团员由30多人发展到50多人,各乡先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庐丰成了赤色的世界。天后宫土墙上依稀可见的“打土豪、分田地”“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等革命标语,诠释了庐丰人民“一心一意跟党走,千难万险不回头”的坚定信念和顽强奋斗精神。

在2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上杭庐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全乡近2000人参加革命队伍,5个村被评为革命基点村,烈士393人(其中有名有姓的349人),“五老”人员91人,失散红军51人。

让人惋惜的是,1932年初,曾先后担任闽西工农民主政府执委、常委兼财政部部长、闽西工农银行筹委的蓝维仁,在带病与国民党张贞部作战中英勇牺牲,年仅33岁,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1931年秋,曾先后担任上杭支部委员、南昌起义军进入上杭接送和配合红四军攻克上杭城的组织者、上杭县肃反委员会主席蓝维龙,在“肃社党”运动中被错杀,时年26岁。还有许多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区乡苏维埃干部、农会会员牺牲或被敌杀害后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成为无名烈士!

                                                                                      编辑: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