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斗笠实在好!”   《闽西红色故事100篇》连载之12

时间:2018-06-10 来源:龙岩电视台

汀州斗笠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成为每一个红军指战员的军用必需品,因此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关心。

1932年冬的一天,毛泽东亲自来到“中华苏维埃汀州总工会斗笠厂”视察,斗笠厂支书廖二子和10多个工人师傅正在编斗笠。当时他们编的斗笠是尖顶式样,边沿用一条竹板夹边,俗称夹边顶斗笠。

毛泽东随手拿起一顶夹边尖顶斗笠放到头上戴了戴,又放到背上背了背,然后拿在手上仔细观察了一番后,说:“这种尖顶夹边斗笠不方便,背在背上还会磨破衣服,能不能改成能坐、能扇,不磨破衣服的斗笠呢?廖二子与工人师傅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要好好想一想。

毛泽东还很关心斗笠厂的生产,他问:“工厂有多少工人?一天能生产多少斗笠啊?”廖二子回答说:“每天在厂里生产的工人只有10多人,但是接料在家里干活的有上百人,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五六顶斗笠。”毛泽东听后明确指示:斗笠要为红军服务,要使每个红军都能戴上斗笠。如今红军天天在前方打仗,红军发展很快,要想办法多生产斗笠,支援红军,保障红军的需要。

毛泽东听到斗笠工人扩红参军的情况时,便对陪同前来视察的红军后勤部干部说:“斗笠厂的工人与军人一样,可以不去参军。”事后,几个在扩红中参军到了大埔福建军区补充团的斗笠工人,果然被送回了斗笠厂。

毛泽东视察斗笠厂后,廖二子以支部为核心,带动工人师傅精心研究技术革新,经过几天几夜试验,终于试制出了一顶款式新颖、美观实用的斗笠,原来尖尖的笠顶,改为缠藤的平顶,竹夹边改为竹篾缠边。原来竹篾面大底小,改革后面小底大,这样既省工又省料。可以避雨,遮太阳,行军休息时可垫坐,天热时可扇风,睡觉时可枕头,背起来不磨破衣服。他们在新式斗笠上写上“工农红军”四个大字,一边配上一个红五星,再刷上一层桐油,一顶闪闪发光的新式斗笠制成了!

廖二子将这项新式斗笠送到毛泽东面前时,毛泽东欣喜地拿着斗笠翻过来翻过去看,爱不释手,一会儿放到床边当坐垫,一会儿拿在手上作大扇,还背着斗笠来回走了几步,最后满意地赞扬了工人师傅的革新精神。

从此,毛泽东亲自指导改革的斗笠,被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称为“红军斗笠”,受到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喜爱,成为了他们生活战斗的好伙伴。“红军斗笠实在好!”无论红军走到哪里,“红军斗笠”就伴随到哪里。

不久,汀州斗笠厂也发展扩大,工人从 10多个发展为108人,生产斗笠也从月产上千顶,一跃为月产6000顶。后来,还从南山谢屋村、童坊胡岭村招收100多工人,使斗笠产量激增,1934年仅生产9个月,产量超过20万顶,确保了红军指战员人人都有一顶“红军斗笠”。

  (红土地网责任编辑 赖珊盛)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