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时间:2022-06-07 来源:红色文化周刊

(林添茂1930年10月至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为加强中央机关与中央苏区的联系,建立了一条从上海出发,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上杭、长汀到达目的地江西瑞金,辗转约3000公里的秘密交通线(即南方交通线,又称华南线,或“中央韩、汀江线”)。这条从上海党中央经闽西永定通往中央苏区红都瑞金的革命大动脉,5年间持续畅通,为党的革命事业、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发挥了特殊重要的作用,这是一条信仰之路、红色血脉。1986年,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的陆定一,为这条交通线题词为“红色交通线”。此后,南方线被史学界誉称为“中央红色交通线”。设立于永定的闽西交通大站,与香港并列为两大站,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在内地设立的唯一大站,其站址先后设在永定虎岗的虎西(1930年12月至1931年8月)、上杭溪口的大洋坝(1931年8月至1931年12月)和永定金砂的上金(古木督,1932年1月—1934年10月)。永定作为闽西交通大站所在地,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在传递信息、护送人员、运送物资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中央红色交通线路线图

永定设立闽西交通大站的条件

首先,永定具备较为健全完善的交通网络。

永定红色邮政起步最早。1929年5月下旬红四军入永期间,毛泽东、朱德曾特意登门拜访永定县中华邮局局长谢梦瞻,交谈中谢梦瞻盛赞红军保护邮局深得民心。随着红色政权的建立,永定的邮政交通蓬勃发展。

1930年3月18日,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龙岩城(今新罗区)召开,大会决议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并通过《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言》,其中关于“建设问题”指出:“闽西政府应依照邮局办法设立总交通局,规定交通路线,定期往来传递消息。”会后不久,闽西交通总局在龙岩城南门成立。同年4月,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县交通分局,分局在各区苏政府设立交通站,区苏政府下辖的乡苏政府设立交通处。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中央红色交通线闽西交通大站旧圵虎岗镇虎西村晏田祠

其次,永定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革命基础。

永定地处福建与广东交界处,是福建的南大门,是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1930年10月起,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围剿”战争,内地江西进入中央苏区的通道被敌人切断,闽西成为香港、汕头与中央苏区往返的必经之地,而永定又是从国民党统治区广东大埔进入中央苏区的第一站。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中央红色交通线闽西交通中站旧址、周恩来旧居合溪乡溪南村孟良公祠

永定革命基础良好。1926年夏,在湖雷建立福建省第一个中共农村支部。1928年6月,永定暴动开创了福建土地革命的新纪元。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解放永定,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打开了永定的工农武装革命局面。当时的永定,革命形势大好,人民群众革命热情空前高涨。正如2006年11月1日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叶剑英传》所述:“虎岗乡在福建永定县,是闽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叶剑英一到苏区,就感到进入了另一个天地,一切景象都是新鲜的。村村有游击队员、自卫队员带着大刀、长矛在放哨,家家墙壁上都贴着五颜六色的革命标语。穷苦百姓们由于打土豪分田地,个个喜气洋洋。置身于这种欢乐、喜悦的气氛中,叶剑英感到十分畅快。”

第三,永定具有特殊的人文环境。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中央红色交通线闽西交通大站遗址金砂镇上金村(古木督)永昌楼(2017年重建)

永定是福建省八大侨县之一,经香港中转往返永定的海外华侨华人络绎不绝,永定或途经永定往潮汕做生意的人也很多。国民党地方保安团因缺乏经费,需向商贩收取税费而没有对交通实行严厉的封锁。“此路来往人等,多数是从南洋回家的或官僚政客或在潮汕商家等”,“来往大多数很复杂的人”。这种人文环境,人员来往密集,成分复杂,三教九流,从事各种职业,讲各种语言的人都有,便于隐藏身份。1930年11月,经中央红色交通线从上海顺利到达中央苏区的刘伯坚深有体会,他在给南方局的报告中说:“根据我们这次往来,闽西同志的经验,用带家眷的形式往来很顺利,因为沿韩江上下的闽粤边境的人到韩江经商,尤其是到南洋的非常多,所以两次过潮汕,保安队都不检查行李就通过,因为有带家眷和小孩的缘故,保安队以为是办公事的。不会本地语言也没有关系。”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联通中枢

1930年春,为了加强沟通和苏区建设的需要,中共闽西特委在龙岩城水门建立了闽西交通机构,对外称“工农通讯社”。1930年6月,毛泽东委派卢肇西专程前往上海,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汇报急需建立由上海通往闽西、赣南交通线的意见与设想,得到周恩来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中央交通局开辟了一条从上海出发,经香港、汕头、大埔、永定、长汀通往瑞金的秘密交通线,全程约为3000公里,史称“中央红色交通线”。同年11月,卢肇西从上海回来后,在水门交通站的基础上,筹建闽西交通大站,对外称“闽西工农通讯社”,主任为蔡义昌。此时,中央红色交通线刚刚创建,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的互动还未正式开启。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桃坑交通小站

1930年12月15日闽西革命根据地首府龙岩城失守后,闽西党政军机关迁至永定虎岗,虎岗成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随即,中共闽西特委在虎岗虎西晏田祠正式设立闽西工农武装交通站(即“闽西交通大站”),对外称“闽西工农通讯社”,由时任广东省发行科长的李沛群担任闽西交通大站站长。

这一时期,中央红色交通线已经成熟,其中永定是最重要的一段。永定境内,在虎岗虎西设立交通大站;在合溪溪南孟良公祠设立交通中站;辅以城郊伯公凹、桃坑巫屋,县城秋云楼,西溪张发春家,合溪天丰、袍山店边,虎岗坑源乐耕居等若干交通小站,构建了一个畅通无阻而且安全的交通网络。闽西境内设有永定交通站、上杭交通站、连城交通站、长汀交通站,均由闽西交通大站的合溪交通中站管辖。这一时期的具体交通路线为:上海—香港—汕头—潮安—大埔茶阳—青溪—多宝坑—铁坑—伯公凹—桃坑—永定县城—中坑—西溪—合溪—虎岗—溪口大洋坝—坑口—白砂—南阳—涂坊—四都—茶坑—瑞金。对这条路线,当时闽西交通大站站长李沛群在《关于中共中央交通局从上海到闽西苏区的交通路线情况》回忆文章中有过这样的叙述:“他们轮流带人到合溪中站,由合溪中站派交通员送到虎岗……”永定境内交通路线大致为:伯公凹—桃坑—县城—中坑—西溪畲里、肖地—七桥—赤寨—马石山—合溪采地湖洋里—合溪—虎岗坑源、大竹园、城下。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回忆道: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中旬,上海白色恐怖日趋严重,各根据地又迫切需要干部,组织决定我继恩来、伯承、剑英同志之后,迅速撤离上海,先转移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去。我们先乘船到汕头,再奔潮州乘小汽船,沿韩江北上,在大埔起旱,大体是从大埔经虎岗、永定、上杭县境,先到长汀,再转瑞金。……我进入中央根据地的第一个城市是永定,接待我们的县委书记是个女同志(笔者注:实际是永定县苏主席范乐春)。她很热情,安排得很周到。因为永定离赤白交界线并不远,显得有些衰败残破。

1931年8月10日太平区、虎岗沦陷后,闽西交通大站北迁至毗邻虎岗的上杭溪口大洋坝东南部的高寨坑,红十二军中的模范营也相应被派至此地驻防。同年12月,周恩来也是经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到达长汀的。12月25日,周恩来在汀州召集罗明、李明光、肖桂昌和李沛群开会,要求李沛群立即交接省委秘书工作回到交通大站,并对闽西交通大站作了四点指示:把闽西交通大站搬到永定的边界去;为了完成中央决定的从白区抽调百分之六十的干部到苏区的任务,护送工作很重要,你们要做好;要输入药品和军需物资;要从上海运大的电台到苏区。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源记号

1932年1月,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闽西交通大站迁到永定金砂上金(古木督)的永昌楼,对外称“工农通讯社第一分社”。同时,在多宝坑、铁坑、桃坑、卓坑、严坑等设立交通小站。这一时期的交通线路图:上海—香港—汕头—潮安—大埔茶阳—青溪—多宝坑—铁坑—伯公凹—桃坑—下金—中金—上金(古木督)—丰稔—张芬—太拔—茶地—白砂—旧县—南阳—涂坊—元亨—河田—汀州古城—瑞金。从1932年1月至1933年3月,李沛群任闽西交通大站站长。1933年4月至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蔡翼清任闽西交通大站站长。特别是在站长李沛群的领导下,闽西交通大站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时,肖桂昌、曾昌明、熊志华、李沛群都是中央专职交通员,主要负责由上海交通局至香港大站、汕头直属站、青溪交通中站等白区地段的护送任务,被誉为中央“四大交通员”。进入中央苏区的永定后,护送任务由当地交通员负责完成。熊志华在《在秘密的交通线上》中回忆了一次运送电台配件的事件:1932年冬,敌人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中央苏区的联系极为不便,为打破这个困境,时任中央交通局副局长陈刚派专职交通员熊志华从上海运送电台配件到中央苏区。在汕头升平路南京旅社,他将电台零部件细心地塞进枕头里面,包好后搁放至床头,此后警察、宪兵几次搜查,他都沉着、冷静、巧妙地应付过关。到达永定桃坑后,由于叛徒告密,在永定桃坑交通小站发生了激烈的一战,交通员邹春仁、李寿科等人为了电台安全转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进入永定的秘密交通线,有陆道和水道两条。其中陆道又有两条:一条从香港或上海到汕头后,经海澄、饶平、大埔、湖山进入永定,叶剑英、邓发来永定时走的就是这条线;另一条是从厦门经海澄、龙溪、南靖进入永定,当年厦门破狱斗争脱险的同志有一部分是走这条线的。由于陆路沿途高山峻岭,溪壑纵横,加上兵匪横行,不久就被敌截断。

水道是从上海乘船经香港或汕头到潮州,逆韩江、汀江水道乘船而上,到大埔的青溪起岸,再步行进入永定。这条是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线之一,一直坚持至全面抗战前夕,从未受敌人破坏。

为了接运上海、香港等地运来援助苏区的各种物资,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把溪南、合溪、湖雷、太平等地区的赤卫队员几百人组成了永定运输队,经常前往大埔青溪一带搬运物资、器材、药品等。如闽粤赣兵工厂的修枪机器,闽西工农银行的印钞机和印刷苏区纸币的器材、纸张等都是由永定运输队搬运回来的。永定运输队为保证苏区军需用品的供给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万云布庄

为了方便物资采购,永定县苏维埃政府还开设了一间“源记号”商店,作为采办处机关。苏区需要的物资由店铺出面大量采购,用少量货物摆在门市上,作为掩护。同时,还争取了“万云布庄”“裕兴祥京果店”等五个商店,为苏区采办了大量物资。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红色交通线仍然保持畅通,继续为党的革命事业服务。1935年4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成立时,将闽西工农通讯社改为闽西南武装交通站。1935年底,闽西南武装交通站通过上海的联络站与党中央交通站取得联系,得到了党中央“关于开展抗日反蒋统一战线”的指示。1936年1月1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上杭双髻山召开,确定了在闽西南地区开展抗日反蒋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闽西南武装交通站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开展革命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永定对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贡献

“一日走40-70里,机要文件日夜兼程100里。”在这3000公里交通线上,交通员们日夜不停地传递信件、护送干部、输送物资进入苏区。据不完全统计,1930年至1934年,经由闽西永定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共护送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张闻天、聂荣臻、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首道、萧劲光、张爱萍、左权、项英、任弼时、邓发、徐特立、李富春、陆定一、伍修权、刘伯承、蔡畅、林伯渠、陈云、博古、邓颖超、瞿秋白等200多位领导干部和一大批电讯技术人员、文艺工作者转移到中央苏区,还运送了6000多担苏区紧缺的物资,同时传递了大量中央和地方的文件、情报资料。

永定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枢纽

裕兴祥京果店

中央红色交通线源源不断地为中央苏区“输血”,为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严密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对中央苏区的发展壮大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毛泽东赞称“交通线就像我们身上的血脉”。党史专家则称其为“中央苏区看不见的生命线”“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苏维埃的血脉”。

为了确保中央红色交通线能够顺利运行,担任交通员的都是一批忠诚于党、信念坚定、纪律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超强的苏区骨干和革命群众。他们在交通线上与敌斗智斗勇、大义凛然、不怕牺牲,行走于刀尖而不怯,淬炼于血与火而无悔,用生命保卫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和中央苏区的安全,孕育了坚定信念、忠诚使命、清正自律、无私奉献、不畏牺牲的红色交通精神。张超、赖义斋、杨雄初、邹端仁、邹作仁、邹春仁、邹振(晋)发、邹阿良、郑启彬等一大批永定籍交通员为保卫中央红色交通线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了“伯公凹七忠烈”红色交通员英雄群体。红色交通员郑启彬是永定城关(今凤城街道)人,他在担任大埔站交通员期间,凭着勇敢和机警,曾成功护送唐义贞、赵宝成及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安全进入中央苏区。1935年12月,因叛徒出卖在大埔茶阳的同天饭店被捕,受尽敌人的各种刑具,宁死不屈,被敌人杀害于大埔,年仅27岁。熊志华、赖德胜等众多永定籍交通员亦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忠于信仰、忠诚使命、默默奉献、不畏艰险、勇于牺牲、清正廉洁、严守机密、甘当无名英雄,在如此危险、艰苦的战争岁月里,没有一例贪腐,没有一起差错,没有一次失误,圆满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各项任务。他们特别令人敬佩的特殊品质,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2019年10月16日,龙岩市永定区、长汀县和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源:红色文化周刊)

红土地网编辑  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