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苏”打造中央苏区经济中心

时间:2022-09-14 来源:闽西新闻网

(吴升辉)在与国民党政府激烈对抗中诞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以其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和运行机制,在战火硝烟中开始了领导、管理和建设国家的初步尝试。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福建苏区,在苏维埃基层组织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率先通过民主选举成立省级苏维埃政权,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支撑。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长汀召开,大会讨论和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和财政、苏维埃建设等重大决议和大会的宣言、电文,选举成立福建省苏维埃政府。

福建省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以毛泽东所称赞的“第一等的工作”状态,制定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政策措施,围绕农业、工业、商业、金融、财政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具体环节,大力发展农业,创办工商业和合作社,统一财税制度,发展金融事业,开展对外贸易,同时,还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使福建苏区社会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闽西为核心的福建苏区成为中央苏区经济中心。广大苏区群众“对于苏维埃每一具体的施政,简直如同铁屑之追随于磁石”。在红土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在丛山之中的小山城,创造出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军阀统治时期“农辍于耕,工失于肆,商罢于市,百业凋零,金融纷乱”的山城汀州,自从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在这里成立,并实行“搞好经济工作,建立产业银行,继续办好闽西银行。鼓励群众自办各种信用合作社,以支持生产的发展和办各种合作社”之后,一跃成为商店林立、市场繁荣、航运发达的“红色小上海”。这里有一大批的公营工业,有红军被服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汀州弹棉厂、四都兵工厂、濯田炼铁厂、熔银厂、造船厂、熬盐厂、樟脑厂、砖瓦厂、石灰厂、造纸厂等等,支撑起中央苏区的骨干工业体系。这里有造船、农具、织袜、铸锅、雨伞、油布、烟丝、染布、陶器、制糖、榨油、锡纸、硝盐、樟脑、竹器、木器、砖瓦、缝衣、竹篓、造纸等各种各样的生产合作社,生产各种丰富苏区生产生活的产品。这里有中华苏维埃银行福建省分行、闽西工农银行、对外贸易分局、粮食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保障和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在战火硝烟的年代里,占据中央苏区经济中心的地位,周恩来曾经称赞“汀州的繁盛,简直为全国苏区之冠”。

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出中央苏区的“粮食基地”。地处武夷山麓的宁化县,低山、丘陵、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96%,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的说法。历史上由于土壤肥力差且水利资源缺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当地农民只能以“地瓜当饭饱”。苏维埃政府发展农业的政策,鼓励垦荒的法令、整顿水利的措施,以及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焕发出农民极大的生产积极性。宁化原有荒田达2万多亩,在苏维埃政府“完全消灭荒田”的口号下,通过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大部分荒田迅速变成良田,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成为中央苏区征集粮食的重点县。就从1934年宁化县的征粮情况便知宁化得此美誉是当之无愧的。1934年2月,根据中央“开展收集粮食的突击运动,为解决粮食而斗争”的号召,中央粮食会议将宁化划为开展收集谷子突击运动的区域。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宁化县就收集粮食3万多担,现金3.7万元,成为中央苏区收集谷子最多的县份之一。同年,在中央苏区开展的节省三升米捐助红军的群众运动中,下达给闽赣省3400担的任务,结果仅在宁化就征集到7480担,泉上和彭湃分别完成4000担和19000担,占闽赣省总任务量的60%。随之,在中央苏区秋收借谷60万担的运动中,宁化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3400担。本身并不富裕的苏区人民,以“愿自己节省一些,借给红军,使他们吃饱饭、打胜仗”的无私精神,创造着支撑着中央苏区的物质供应。

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创造出“中央苏区的模范区、模范乡”。上杭县上才溪乡全乡554个16岁至55岁的男劳力中,参加红军和调外工作的达485人,留在乡村的仅有69人。下才溪全乡男子劳动力765人中,当红军和调外工作的533人,留在乡村的232人。在劳动力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吃苦耐劳的客家妇女充当起生产的主力军,通过组织耕田队、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等方式,创造农业生产的奇迹,不但耕好自家的田地,还帮助红军家属田耕好;不仅搞好农业生产,而且还出色地完成支前任务。1933年5月,才溪区妇女做布草鞋2897双,秆草鞋6052双,捐献雨伞168把,毛巾212条,列宁帽212顶,被誉为“福建全省的光荣模范”。不仅如此,《青年实话》《红色中华》《斗争》称赞“上杭才溪区是福建的第一模范区,一切工作取得了光荣伟大的成绩”,还是“选举运动的模范”“生产战线的模范区”“退还公债的模范”“节约的模范”“合作社的模范”。1933年11月下旬,作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毛泽东慕名而来,亲自到才溪乡进行调查,写了著名的《乡苏工作的模范——才溪乡》(后改为《才溪乡调查》),号召中央苏区的几千几百个乡,一齐向才溪乡学习。随后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将《才溪乡调查》作为大会材料印发给代表们,推广才溪乡的先进典型经验。


编辑: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