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

时间:2023-03-19 来源:龙岩电视台


□ 符维健 文/图

中央苏区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中央苏区成立以前,闽西苏区是闽粤赣三省边界红色区域的主体。1931年秋,以赣南、闽西为基础的中央苏区成立后,闽西苏区先后辖有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漳平、宁化、清流、归化等10几个县(市)苏维埃政权,人口有100多万。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苏区的雏形


1928年6月29日,中共永定县委领导了永定暴动。暴动后,先后有13个乡成立苏维埃政府。乡苏下设土地没收分配委员会、军事部、财政部、肃反委员会、文化部等。各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为溪南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8月中旬,在金砂金谷寺召开溪南区工农兵代表大会。会上正式成立了闽西第一个区苏维埃政权——溪南区苏维埃政府,选举廖德修为主席(后为张子安),范钦洪为军事委员会主席、张德茂为肃反委员会主席、张慕尧为财政委员会主席、谢近元为文书。同时大会还颁布了由张鼎丞、邓子恢等调查研究,嗣后亲自起草的《土地法》《劳动法》《肃反条例》《婚姻条例》等。这些新法令,在溪南地区武装割据期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贯彻执行。

溪南区、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宣告了在这块土地上旧政权的终结,这拥有2万人口区域的红色政权,无疑是在黑暗中的一盏闪亮的明灯,给人民莫大的鼓舞。


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三月里来气象新,红军浩荡入长汀。郭逆凤鸣不量力,长岭寨下命归阴。”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消灭了郭凤鸣旅,占领了长汀县城。红军在长汀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扩大工会、农会,为建立红色政权提供了条件。经过酝酿准备,成立了中共长汀县委,组建了20个秘密农会,5个秘密工会以及总工会。在党的领导下,长汀县召开了工会、农会各组织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委员9人,其中民众代表6人,红军代表3人,主席为邱潮保。

长汀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福建省也是中央苏区第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由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县级红色政权。它像报春的寒梅,给闽西赣南大地送来了解放的喜讯。


民主建政的典范


在红四军的帮助下,闽西人民经过艰苦的斗争,开辟了大片红色区域,奠定了红色政权的坚固基础,闽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1930年3月18日,在龙岩城内的省立九中召开了闽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会议。会议宣告了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选举邓子恢为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通过了《土地法案》等16项法案、条例。它的成立,标志着闽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了一块统一而巩固的苏维埃区域,为以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闽西苏维埃政府在政权建设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闽西工农兵代表会(苏维埃)代表选举条例》规定:凡在闽西赤色政权的地域范围内,年满16周岁以上的劳动男女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代表选举产生的程序要经过基层的初选、中层复选、县或相当于县级单位选举的三选。《苏维埃政府组织法案》规定:苏维埃是工农兵自己选举代表组织的政权机关,规定了各级苏维埃政权的职权,各级苏维埃制定相应的政策法令并执行该级地区内的一切行政事务,承受上级苏维埃的命令,掌管各级地区内的一切权利,行使一切职权。各级代表会为各级区域内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会闭幕后,所选出的执行委员会即代替该代表会为最高权力机关,行使一切职权。法案同时对闽西苏维埃政府和县区乡苏维埃政府的组织系统作了相应的划分。

闽西苏维埃政府的政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民主建政的典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也为后来成立的中央苏区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


中央苏区模范乡


才溪,位于上杭县西北。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才溪人民在生产支前、扩红等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授予才溪区“我们的第一模范区”的光荣称号,还拨款建成光荣亭。1934年1月,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才溪又被评为“中央苏区模范区、模范乡”。

为了支援革命战争,保卫胜利果实,才溪人民掀起了规模宏大的扩红热潮,把大批青壮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红军中。据统计,从1929年到1933年,才溪有300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红军。

才溪人民还积极发展生产,特别是妇女在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下,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火热的生产劳动中,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她们组织起耕田队,开展劳动竞赛,争当生产战线上的英雄。才溪妇女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既解决了根据地劳动力的不足,又使广大妇女进一步认识到自身解放的巨大力量,从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中央苏区“红色小上海”


中央苏区时期,长汀的工商业非常发达,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被人们誉为中央苏区的“红色小上海”。

当时,长汀的汀江航运非常发达。汀江绕城南流,经上杭下永定、大埔,至韩江、经汕头流入南海。光是航运民船每天就有“上八百(长汀至上杭)、下三千(上杭至峰市)”之称。可见航运之繁忙,自然成为闽西、赣南的物资集散地。

长汀的手工业自明清以来就颇负盛名,商业也相当繁荣。1929年春红四军首次入闽后,就颁发了毛泽东起草的《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指出共产党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后来,苏区政府采取了各种保护和鼓励发展私营工商业的政策。同时又组织领导发展公营和集体工商业及其他经济组织。长汀的经济更加繁荣,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

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长汀大力发展商业,积极开展对外经贸活动。主要措施有:兴办公营商业,发展合作社商业,成立粮食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贩卖合作社。同时,恢复了私营商业,允许商人自由买卖。据不完全统计,长汀城仅私营商埠就有367家。

为了让无店的个体小商人经营农作物产品,长汀城内设立了东、西两个红色米市场。每天都有邻县群众1000多人前来赶集,沿途往返,十分热闹。

长汀城内的中华贸易公司负责收购烟叶、茶叶、香菇、木材、樟脑等土特产,运往白区销售,又从境外换购大量的中西药、布匹、煤油、火柴、食盐等紧缺物质,供给军需民用。公司商业购销额大,生意十分红火。

长汀的工商业活动,活跃了苏区市场,调节了苏区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现象,促进了苏区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开展。

毛泽东、朱德等在闽西的长汀首先绘制了创建中央苏区的蓝图,随后又亲手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使之成为继井冈山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南方所建立较早而又比较巩固的又一块在全国有影响的革命根据地。后来,闽西苏区逐渐成为中央苏区的后方基地和东南屏障,它在抵御和牵制福建、广东方向的敌人,配合中央主力红军开展反“围剿”战争以及捍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的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在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闽西苏区在中央苏区的各项建设中作出了杰出贡献。古田会议铸造了党魂、军魂,政权建设做出了示范,经济建设成绩显著,文化建设轰轰烈烈。闽西苏区创造了许多中央苏区之第一,成为经济建设的中心,成为我党执政为民的实践基地,成为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