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村里的厦大记忆

时间:2023-04-18 来源:龙岩电视台

□ 符维健

地处山区的闽西,在往昔的峥嵘岁月里,曾两度接纳厦门大学的莘莘学子迁移落户。一次是在抗战时期,厦大迁往长汀。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厦大理工学院迁移至龙岩县(今新罗区)。老区人民热情地敞开胸怀,与厦大师生共同谱写了一段共度时艰的难忘乐章。

1950年底, 国民党军在美国的支持下妄图“反攻大陆”。地处海防前线的厦门大学,经常遭到空袭和炮击,正常的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上级决定,厦门大学理、工两院紧急疏散到偏僻的闽西山区。1951年春节前,厦门大学教务长章振乾、工学院院长黄苍林、理学院院长卢嘉锡先行到龙岩考察,得到了龙岩地区行署专员伍洪祥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1951年3月,厦大理、工两学院的700余名师生及家眷分批向龙岩县迁移。仪器和师生的行李用汽车运送,学生徒步行军前往。从厦门到龙岩,300余里路程,当时有的地方社会秩序尚不安宁,经过坂寮岭时恐有土匪骚扰,学生步行队伍前后均有解放军和民兵护送。

厦大学生在赶赴龙岩的途中

经过6天的艰苦跋涉,厦大两院学生来到龙岩,受到当地政府和老区人民的热情接待,一切安置工作皆井井有条。

由于没有现成的校舍, 厦大理、工学院师生只得分为两处,临时借用当地民房、宗庙祠堂、教会礼堂以及小学校舍等居住授课。老区人民主动让出最好的房屋。4月1日,厦大在龙岩正式复课。

理学院四个系200余名师生,被安置在城郊的白土镇(现东肖镇),厦大副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卢嘉锡,率领理学院师生和自己全家落户白土镇。

工学院有四个系四五百名师生,因大型仪器多,被安置在龙岩县溪南村一带居住,上课主要在河对岸的山坡上的龙岩中学(现龙岩一中),部分老师住在附近的教堂旁边,体育课是在中山公园操场上,在这里还举行过运动会。

当年的工学院土木系学生宋一久回忆:“工学院设在市里,离河很近,河上边有一个木头桥,河水很清,可以在那里洗脸漱口,时不时有农民挑煤经过。”当年的工学院电机系学生林一鹗回忆:“河水非常干净,有些同学从木头船上跳水,也有同学从3米高台跳水,在河里游泳。”工学院学生林太珍、黄福仁回忆:“我们班的学生宿舍在龙岩溪南一栋土楼的楼上,楼下住的是当地的居民。用作教室的祠堂在河北面的城里,从宿舍到课堂,要走田埂过浮桥。食堂是小学旁搭建的一间临时大木棚,可以遮风避雨。晚上自习的100多人也利用这个棚屋,照明是几盏汽油灯,亮度虽差,但大家能济济一堂,埋头读书、做作业。”

笔者曾参与《奇迈奇缘——厦门大学在龙岩新罗的一段峥嵘岁月》的编纂出版,为进一步了解厦大工学院在溪南村的历史。笔者与龙岩文化研究会的吴远平、溪南村邱氏族长邱荣华深入溪南村调查采访。

据了解,当时厦大工学院学生分散住在溪南小学和森玉堂、山公祠堂、谦吉堂、紫峰堂等民宅宗祠里。因厦大入住溪南,溪南小学原未完工的二层楼板,由县政府安排铺设,供厦大使用。家住紫峰堂的邱春龙(1945年出生,曾任溪南村书记)清楚记得,他7岁的时候,见到厦大学生住在这里,利用紫峰堂的4个房间做教室,将大厅做饭厅。他的母亲主动到食堂帮忙摘菜洗菜,做好后勤工作。

厦大学生上课经过的南门浮桥

因厦大工学院数百名师生和家属的来临,溪南村变得热闹非常。农民自产的蔬菜、瓜果、鸡鸭等农副产品有了市场。厦大的到来更重要的是给山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一些师生在龙岩各个中学兼职授课,让老区群众受益匪浅。为答谢老区人民的支援,厦大特于1951年秋在龙岩招收学生。这一年龙岩考取厦大的就有一二十人,后来成为院士的林鹏便是在当地应考被厦大生物系录取的,这一年,溪南村的邱加海也考入了厦大。受厦大师生的影响,溪南当地村民的孩子,如邱炳源、邱加汉等后来都考入了厦门大学,成为了祖国建设的栋梁。

从厦大走出去的卢嘉锡、陈景润、田昭武、张乾二、肖培根、林鹏、阙端麟等院士,他们都曾经在龙岩新罗读书、任教、生活过,为这片红土地增添了传奇色彩。

1952年2月底,随着厦门海防的巩固,厦门大学理、工两院奉命迁回厦门,两院在龙岩时间整一年。

岁月更迭,华章日新。如今厦门大学在溪南旧址已所剩无几,仅存河边的溪南小学旧址一隅和几处民宅宗祠的厅堂,且残破不堪,但厦门大学与龙岩新罗演绎的红土地与蓝海洋之间患难相依、共同发展的时代之歌,赓续传承,永耀史册。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