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洞张天堂: 深山燃火种

时间:2023-04-20 来源:龙岩电视台


□ 周雪琼

走进革命基点村张天堂,我感受到了一股红色的力量。

张天堂,是武平县象洞镇光彩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象洞镇最高峰白石顶下。解放前的张天堂,地处高山峡谷之中,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然而,就在这高山落湖之村,却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白石开锦嶂,青山拱华堂”的中共武平县委旧址陈家祠就坐落在此。

陈家祠原本是当地陈氏的宗族活动场所,由于其在武平革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今成为武平县红色党史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陈家祠后面,一棵百年老樟枝繁叶翠,绿荫如盖,像一个历史老人气定神闲,护佑着这座古祠。

走进陈家祠庄严肃穆的厅堂,展厅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行行解说词俨然壁立,向我们诉说峥嵘岁月里那些跌宕起伏、可歌可泣的“火种”往事……

1928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山村一片漆黑,偶尔传来几声犬吠。陈氏宗祠内,八仙桌上忽明忽暗的马灯照着几张清瘦而刚毅的脸庞,七八个衣着朴素、面色严肃的汉子正在这里召开一场与武平人民命运攸关的重要会议。经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中共武平临时县委成立,选举练文澜为书记,指导全县革命斗争的发展。中共临时县委的成立,犹如一道透彻心扉的阳光,给黑暗朦胧的武平,点亮了一盏指明路灯,把革命的热情推向高潮。

历史不会忘记:1929年9月7日凌晨,东方既白,赖坊背头山顶一声枪响,在练宝桢、练文澜等人的领导下,几百名暴动队员袖扎红布,扛着步枪、鸟铳、土炮、矛、刀、木棍,举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武装暴动。经过浴血奋战,不到两小时,暴动便取得了胜利。随即,暴动队伍在沾阳天后宫前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象洞区革命委员会,组建象洞区赤卫军,接着,在洋贝乡成立了苏维埃政府。象洞暴动打响了象洞乃至武平人民革命的第一枪,拉开了武平革命斗争的序幕,革命形势迅速影响全县及周边县份,土地革命的火种以星火燎原之势燃烧成如火如荼的壮丽画卷。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组织适应新的形势,大力发动人民群众,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逐步发展地方武装,与国民党顽固派开展斗争。在地处闽粤两省交界的象洞苏区,在高耸入云的白石顶上,到处留下共产党游击队活动的身影。

抗战胜利后,内战乌云密布,国民党在南方各地大力“清剿”共产党游击队。1946年1月底,韩江纵队第一支队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光彩村,住在铁丁岽深山下窝凹和下半山一带,准备巩固发展根据地。当时国民党杭武挺进大队驻扎在白石顶上,他们常在夜间派人到高山上去探查哪儿有火光,千方百计查找游击队驻地。幸而光彩村群众革命热情高,村里有一批地下交通员和地下接头户,在太源山设立了一个临时联络点。群众借去太源山上香拜观音的名义,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把游击队急需的物品送到山上驻地,为革命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山雨欲来风满楼”,正当游击队和基点村人民群众准备欢度抗战后的第一个春节时,1946年2月1日至3日,国民党保安团和地方自卫队600余人,突然进攻游击队驻地铁钉岽和白石顶,游击队员英勇奋战3天,成功击退敌人,为部队撤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巍巍白石顶下,革命先驱们书写了一幕幕推翻反动统治、寻求翻身解放的历史篇章。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光彩村人民前仆后继,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达96人之多,其中有名有姓的在册革命烈士有24人。他们的名字,和村庄一样光彩夺目。

时光荏苒,革命的枪炮声已经远去,仁人志士已成千古,那些镌刻在历史上的人名和事迹,如同黑夜里的明灯,指引着后来人不断前行。

如今,红色精神“开枝散叶”,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砥砺前行。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