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经过及其现实意义

时间:2023-08-23 来源:龙岩电视台

■ 苏俊才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毛泽东在领导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在赣南、闽西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他一贯倡导调查工作一定要深入,只要深入地了解一个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然后了解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为此,他先后三次深入到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上杭县才溪乡作典型调查,调查成果体现在《才溪乡调查》这篇光辉著作中。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经过

毛泽东之所以三次到才溪进行农村调查,是与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所要解决的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有关。这一时期,革命根据地正在开辟建设之中,党和苏区政府面临如何保障革命战争、政权如何巩固、群众生活如何组织和保障(即民生)的实际问题,同时涉及执政的导向和干部的作风问题。因此,调查主要是基于革命战争发展、民主建政、发展经济解决民生和反对与纠正“左”倾错误的需要。

从1930年到1933年,毛泽东先后三次到才溪乡做调查。

第一次是 1930年6月上旬,调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召开区乡工作人员和耕田队长会议,号召群众组织起来搞生产,要求把耕田队改为互助组;二是教育区、乡工作人员依据群众自愿入股原则,创办出售油、盐、布匹和收购土特产的合作社,以促进物资交流,解决农民生活的必需品。

毛泽东第二次到才溪乡调查,是1932年6月上旬率领红军东路军东征漳州以后,在回师赣南途中,在才溪乡做了多天的调查,调查的重点是为解决如何把经济建设推向新高潮,为支援红军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继江西兴国的长冈乡调查以后,率中央政府工作团一行人第三次到才溪,全面了解了才溪乡在扩大红军、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以总结典型经验指导全局工作,同时为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做准备。随行的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秘书长谢觉哉,《红色中华》主编王观澜,以及吴吉清、陈昌奉等中央警卫班战士。

毛泽东来到才溪乡的当晚,就在住地列宁堂开始了调查工作。他怀着满腔热情,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找来区乡苏维埃干部、工人、贫农代表,根据事先列出的提纲,口问手记,平易近人,与代表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毛泽东鼓励大家干革命要坚决勇敢,不怕牺牲;搞好物资交流,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搞好生产,保证群众吃饱穿暖;加强根据地建设,保卫苏区政权。同时,毛泽东热情劝勉乡苏干部要深入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既能和群众一起闹革命,又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如群众的劳动问题、生活问题、疾病问题都要帮助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动群众互相帮助。

除召开调查会外,毛泽东还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有一次,毛泽东看到群众在劈柴,就主动走上前去帮助劈柴,一边劈柴,一边调查:“一担柴能卖多少钱?可以换多少米、盐、布?砍完柴后栽不栽回去?”毛泽东还以发展的眼光劝告说,“砍柴也要有计划,今年砍这块,明年砍那块,要边砍边栽,还要尽可能节约烧柴”。

经过10多天的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充分肯定了才溪乡是苏区的模范,工作做得好,要保持下去,不要骄傲。在1934年初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对才溪乡等地苏维埃政权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作了详细的总结,并称才溪乡为“全苏区的第一个光荣的模范”和“争取全中国胜利的坚强的前进阵地”。在会上,毛泽东将《乡苏工作的模范(二)——才溪乡》(即《才溪乡调查》)连同《长冈乡调查》印成小册子分发给每个代表,并在大会上号召全苏区向才溪乡和长冈乡学习,搞好根据地建设,发展革命战争,夺取全国胜利。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集中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蕴含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历久弥新,闪耀着时代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才溪乡调查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学习毛泽东开展调查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传承、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蕴含的精神内涵,对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新征程上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练好基本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传承、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精神,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毛泽东当年所作的才溪乡调查,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善于走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从调查目的、问题,到调查对象、方法,都体现了党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溪乡调查充分反映了干部的作风问题,而作风问题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在新的时代,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说群众听得懂的话、问群众最关切的问题、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等工作方式方法,才能真正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挖掘出来,真正把群众创造的鲜活事例和新鲜经验总结出来,并形成贴近群众实际感受的方针政策,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二)传承、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精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毛泽东才溪乡调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坚持亲力亲为,听实话、摸实情、办实事,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通过调查总结才溪乡的模范事迹和经验,为全苏区树立具体典范,推动造就更多像才溪乡那样的苏区,充分体现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求实效。在新时代,需要我们始终把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作为一项基本的工作要求、一种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来坚持,作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强调。对于当前存在的那些与党的求真务实的光荣传统、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的突出问题,应当坚决加以纠正。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必须以真抓实干为重要导向和内容,在全党全社会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的风气,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在调查、研究、运用上下功夫,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决策、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的具体成效。

(三)传承、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精神,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集思广益、统筹推进。毛泽东才溪乡调查,采取实地走访、开调查会、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与总体研究等方法,对才溪乡苏维埃各项建设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对群众的关心十分细致周到。在新的时代,需要我们紧扣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新要求开展调查研究,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紧扣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善于运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着急、最困难、最盼望的利益问题。要善于拓宽调研渠道,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下大力气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四)传承、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精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勇于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毛泽东多次赴才溪乡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处理好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这对关系。没有苏区经济的发展,革命战争就无法支撑;没有苏区民众生活的改善,就无法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这些现实的需要促使毛泽东深入到根据地农村基层一线去作细致的社会调查,用先进典型和事实来说话。通过才溪乡调查,毛泽东指出:“我们郑重地说,只有经济建设配合了政治动员,才能造成扩大红军的更高的热潮,推动广大群众上前线去”。“这种经济战线上的成绩,兴奋了整个群众,使广大群众为了保卫苏区发展苏区而手执武器上前线去,全无家庭后顾之忧”。他从调查中找到了解决在战争条件下可以很好地进行经济建设这一突出难点问题的答案,从中显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而今,当年为中国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革命老区苏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至今仍然比较落后。尽快把老区苏区发展搞上去,不仅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感情问题,是一种沉甸甸的政治责任。作为老区苏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把传承、弘扬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的精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继续发扬才溪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干革命走在前头,搞生产力争上游” 的精神风貌,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创造出无愧于党、让人民满意的一流业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系原中共龙岩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二级巡视员)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