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红军斗笠

时间:2023-11-26 来源:龙岩电视台

“红军斗笠簸箩圆,毛委员指示改缠边;平顶平沿式样好,支援红军把敌歼。新做斗笠圆叮当,做给毛委员上前方;红军前方真勇敢,消灭敌人一扫光。深山黄竹根连根,细编斗笠送亲人;跋山涉水头上戴,顶风冒雨好进军。”这是流传在闽西苏区的《红军斗笠歌》。

斗笠是南方地区遮阳避雨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革命战争时期也是红军指战员必备的遮雨工具。为保障革命战争发展和日益扩大的红军军需,1931年冬在福建长汀张家祠原红四军军需斗笠收购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苏区第一个红军斗笠厂。

1932年10月,身患疾病的毛泽东来到长汀养病。在此期间,毛泽东经常开展调查研究。一天,毛泽东和一位红军干部一起来到红军斗笠厂。斗笠厂支书廖二子和10多个工人师傅正在编斗笠。毛泽东随手拿起一顶斗笠,时而放到头上戴了戴,时而又放到背上背了背,然后又拿在手上细细端详起来。工人师傅们此时还不认识毛泽东,便问:“您这位红军同志哥有事吗?”“哦,是这样的。”毛泽东拿着斗笠对工人们说:“现在生产的斗笠,顶是尖的,夹的是竹叶,周围还夹着厚厚的竹篾片,不仅笨重,晴天背着还容易磨破衣服,给行动带来许多不便。”工人师傅问:“那该怎么办呢?”毛泽东答道:“我向大家提个建议,你们看行不行。能否将尖顶改成平顶,把竹叶和竹片用柔软滑水的油纸代替,这样,就轻便多了。”工人师傅们点点头,都觉得可以试试。

毛泽东还很关心斗笠厂的生产,他问:“工厂有多少工人?一天能生产多少斗笠?”廖二子回答说:“每天在厂里生产的工人只有10多人,但是接料在家里干活的有上百人,每人每天平均能生产五六顶斗笠。”毛泽东听后,便指示汀州市的干部,“斗笠要为红军服务,要使每个红军都能戴上斗笠。如今红军天天在前方打仗,红军发展很快,要想办法多生产斗笠,支援红军,保障红军的需要。”

几天后,毛泽东再次来到斗笠厂,工人师傅们这才知道先前提议更改斗笠式样的这位红军哥就是毛主席,大家都热情地向他问好。毛泽东看到工人们按照他的建议,正在制作新式斗笠,他们将原来尖尖的笠顶,改为缠藤的平顶,竹夹边改为竹篾缠边,并在新式斗笠上写上“工农红军”和“百战百胜 铁的红军”两种字样,一边配上红五星或斧头镰刀图案,然后刷上桐油,太阳一晒,闪闪发光。毛泽东连连称赞:“很好!很好!红军斗笠,尖顶改平顶,人人都平等嘛!”“哈哈......”斗笠厂顷刻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从此,毛泽东亲自指导改制的斗笠,被中央革命根据地军民称为“红军斗笠”,受到了广大红军指战员的喜爱,成为他们生活战斗的好伙伴。“红军斗笠实在好!”无论红军走到哪里,“红军斗笠”就伴随到哪里。不久,汀州斗笠厂也发展扩大,工人从10多人发展为108人,生产斗笠也从月产上千顶,一跃成为月产6000多顶。后来,还从南山谢屋村、童坊胡岭村招收100多名工人,使斗笠产量激增,1934年仅生产9个月,产量就超过了20万顶,确保了红军战士人人都有一顶“红军斗笠”。

红军斗笠的改进过程不仅仅体现了毛泽东关心后方生产生活,更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精神。毛泽东对待工作细心、细致、细微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古田会议纪念馆 丘爱晨整理)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