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西陂,许以天边一片云

时间:2022-04-14 来源:龙岩电视台

图为高陂镇俯瞰。

□ 宋客 文/图

跃动,是西陂的性格。

西陂在哪里?在今永定区高陂镇也。

闽西历史上,永定区高陂镇始终担负着龙岩与永定两个行政区域之间联结的使命,是名副其实的咽喉所在;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高陂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战略要地。从战术上看,得之,道路畅通,一通百通;失之,闭目塞听,困难重重。

龙岩是历史上龙岩直隶州之所在,山峦起伏,河脉纵横,龙岩城里生齿日繁,舟车辐辏,不但是闽西地域的中心城市,还是龙岩闽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互相渗透、相互交融的舞台。在农耕文明向海洋文明的突进过程中,龙岩一面通过东南孔道(新罗区适中镇)进入厦漳,另一面则通过西南孔道(永定区高陂镇)进入潮汕,绕也绕不开。

位于永定之北端的高陂镇就是龙岩西南出口的门户。

这里四面群山,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境内溪流广布,流水淙淙,成为永定河之上游,更重要的是与周边的虎岗、坎市、培丰等地紧密勾连。这些地方天赐矿藏,人民勤劳,生活殷实,人性勇毅,人才辈出,回旋余地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实在不可小觑。

高陂镇有人口4万余。高陂镇下辖8个村,其中位于西侧的西陂村,有人口6000多人,居民基本上姓林,且地处进入虎岗的唯一道口,因此,西陂村既有高陂这一方地域所属的文化属性,又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

这种个性,可以概括为时刻的“跃动”以及由此衍生的梦想。

“跃动”,本指跳动,既是思想的活跃和放飞,也附以行动的坚决和果敢。

“高陂”一地,历史上叫“秇梓堡”,后来又叫“太平里”。所谓太平,既是人类美好的愿景,也暗含本身的不太平而需要矢志不渝地改变现状使之太平的动力。按《上杭县志》,“南唐保大十三年(945),徙上杭场秇梓堡,在今永定太平里。”旧筑木栅为城,今废,壕址犹存。《永定县志》亦云,“今尚有西门排、壕沟上、新仓下诸遗名,可想见昔日建场设县之处也。”高陂作为上杭县的城池所在,日月星辰曾见证过往的繁华,也留下丰厚的文化积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只能留存在心底,夹在发黄的典籍中随风飘散。“皇皇者华”为林氏聚居的西陂村,“其富庶而人文称盛”的大观,如何能在风云激荡的岁月而袖手旁观,甘于落寞?

跃动的心,成为写在大地的诗行。

丰盈水脉穿村过巷,在一幢幢鳞次栉比的老屋门前流淌。白墙黑瓦,青砖叠叠,仪门雄伟,天井阔绰,诉说风雨沧桑。儒林第、司马第、培荆堂、垂裕堂、怡顺堂、慎德堂、寿德堂、大夫第、就成楼,不但题写在高高的门额彰显昔时的富贵荣华,其中取自经史子集、人文典故所蕴含的深刻意蕴,则时刻提醒人之所以为人所应有的家国情怀和做人行事的准则,以便时时践行并从中获得内心的富足和愉悦。

因为肥田沃土,五谷丰登的盛景足以让人温饱。

因为便捷的交通和人口的聚集、流动,赢得商机,雄厚的经济实力足以支撑这一方水土的尊严。

在一个村落几乎同为林姓的空间,一方面要强调整个庞大家族的和谐奋进,形成维护共同利益、一致对外的意志主张,山林、房产、宗祠、公尝、扫墓、醮事、私塾教育等,都是念兹在兹不可或缺的行为范式;另一方面又在各个大小房族之间展开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格局,读书求仕、获取功名、光宗耀祖、以启未来的心理角力,成为西陂村民强大内心的支撑。

实现村落的“和合”愿景,以积德行善作为朴素的准绳,祈求源源不断的福报荫及子孙,于是西陂村的每条巷道或拐弯处,都有自发而建的“天灯”以照亮黑暗中前行的路人;要达成家族的“功名”显赫,就必须课子读书,授以厚德载物的道理,于是琅琅书声从登云馆飘飞,一代又一代,从未停歇。

又应了妈祖这一海上女神林默娘的法力无边,且同为宗族林氏的因由,即使城头变幻的朝代更迭也未能阻挡封建王朝对妈祖娘娘作为人格神的加持和褒扬,在西陂村落看来建一座辉煌的天后宫,供奉妈祖,不但是一件完成家族责任的使命驱使,且能在周边凸显合族奋发的团结心。以至于这座天后宫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开始起脚建造,整整历时120年,终于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落成,其中的艰辛和毅力可见一斑。四季更替,风雷霹雳,高高耸立的塔式天后宫巍然屹立在村落一隅,遮天蔽日的一丛丛大叶榕气根壮旺,一棵棵香樟树虬曲盘旋,院墙天井的“九里香”和“丹桂”,古朴苍劲,问鼎天穹,奋力争光!

妈祖、关帝、文曲星、魁星、仓颉祖师,依次供奉在天后宫一至五层的正堂,让人祭拜,形而上的意念求得超然物外的神力以护佑平安顺遂,以慰藉跃动的心;

“兰馨桂馥”“存仁恕行”“由义居仁”,一行行自古传来的箴言哲理刻在门楣,也烙印在心灵深处,不但倡导这种良好家风的养成,也便于约束规范因为跃动而可能出格的言行。

跃动的文化底色,来源于传统文化日月经年的浸染传承,是慈和温善的妈祖精神寄予天下咸宁的社会理想的忠实践行,是为着大多数人获得民主参与社会事务、个性自由发展且创造美好的正义与光明的责任担当。

因此,在风起云涌的中国社会大变革时代,西陂人“跃动”的本性一展无余,立于时代大潮,投身伟大的革命事业,完成了从认知觉醒到行动觉悟的跨越。

多少西陂子弟寒窗苦读,最终却背叛了读书出仕的信条,一旦认准马克思主义所描绘的理想蓝图,便奋不顾身以身相许:1927年 10月,中共太平支部成立,林修富、林绍豪、张友增、黄培旦、林严等共产党员,把更多的贫苦农民集聚在党的周围,面对反动势力的残酷镇压勇敢斗争;1928年6月,为策应永定溪南暴动,牵制敌人,太平里党组织先后组织了农民自卫军80余人,开赴龙岩李子塘、坪岗上,发动当地农民开展打土豪、杀猪分粮斗争;取得胜利后又策动平在暴动,以及当年8月5日举行西陂岭秋收暴动,后来在天后宫建立太平区苏维埃政府,为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入闽西、深入永定开展革命活动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从此,西陂村人紧紧跟着共产党干革命,赴汤蹈火,舍生取义,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决绝的果敢行动演绎了闽西红土地的英雄传奇。

1931年五、六月份,明知相邻的虎岗正在进行肃清所谓的社会民主党运动,一时谈“虎”色变,甚嚣尘上,匆匆从外地回到家乡的林修富却侠肝义胆,听不进好心姐姐的善意相劝,为证明纷纷倒下的战友的清白无辜,只身奔赴虎穴,最后血洒虎岗,其人其事,满门忠烈,令人扼腕。

曾任太平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林鉴先,中央红军长征后,坚持在西陂一带开展游击战争,1935年5月在一次战斗中被捕,壮烈牺牲。

史载,为发展壮大红军力量,太平区赤卫营曾多次奉命整营、整连编入红十二军,红二十一军,红二十军,独立第七、第八师和福建军区太拔军分区独立团(红八团)等。一批批输送去当红军的达千人之多。赤卫营上升正规红军后,又从各乡赤卫连选调上来补充重新组建赤卫营……

在革命战争年代,高陂镇涌现革命烈士428人,其中西陂村70多人。

徜徉在广阔的西陂村落,一幢幢古老的庭院诉说风华过往,一条条曲折迂回的巷道见证激荡风云,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风中传唱,至今仍以“苏维埃组”自称和他称的村民小组,恐怕全国也绝无仅有,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最深沉最动人的注脚和诗章。

跃动,西陂的性格,总是以一个突进的状态,引领时代潮流,在天地间留下跨越的顽强和坚韧,划桨、搏击、冲刺,高耸入云的塔式天后宫及其附属建筑,正如行驶在茫茫大海上的一艘航船,与风共舞的攒尖顶正如挂满的风帆,天风浪浪,海山苍苍,跃动的心,许以天边一片云!

要为真理而斗争,为实现美好的社会理想而拼搏!(来源:闽西新闻网)

红土地网编辑 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