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髻山会议

时间:2023-04-02 来源:龙岩电视台

图为双髻山会议旧址


1935年12月,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派往上海的地下交通员,从中共中央交通站得到中央《华北事变宣言》关于建立抗日反蒋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文件。中央“命令福建红军联合福建白色军队及全体民众团结起来,武装保卫福建,武装保卫漳州厦门,配合全国红军抗日讨蒋,以挽救中国的危亡”。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即于1936年1月1日在毗邻龙岩、永定的上杭双髻山召开第二次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文件,贯彻执行中央指示精神。

会议根据中央指示和全国形势,认真分析了闽西南的局势,决定在闽西南全面推行抗日反蒋统一战线的新方针。会议于1月5日作出《关于目前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决议》,并制定、宣布了《闽西南民众抗日讨蒋纲领》。会议认为: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和蒋介石的卖国投降政策,整个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万分危急之中。危石之下无完卵,福建和闽西南地区也不能幸免,一定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国民党军政当局发动的对闽西红军游击队的第二期“清剿”虽然已经失败,但他们必定还要部署新的“清剿”,斗争将是长期、尖锐、复杂而又残酷的。会议指出: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和红军游击队的迫切任务是,建立抗日讨蒋统一战线,以“武装保卫福建”和“武装保卫漳州厦门”来动员群众,继续“广泛的开展群众的游击战争,彻底粉碎日本及其走狗对闽西南的新的“清剿”,使能更胜利地扩大和培养闽西南民众对日作战的武装力量,创造对日作战根据地”。会议要求:闽西南各级党组织、军政委员会(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游击队各部,都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主要是:一、系统全面、广泛深入地进行思想政治动员。向党内外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纲领和红军北上抗日的胜利,呼吁武装保卫福建、武装保卫漳州厦门,积极做好粉碎敌人新“清剿”的准备,使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讨蒋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和方针政策深入人心。二、努力巩固和发展人民武装。精心研究、灵活运用游击战术,不断创建新基点,开辟更广阔的游击区,繁殖和建立更多的群众武装,壮大革命力量,争取白军、民团、壮丁队和绿林土匪武装成为抗日武装。三、积极领导群众斗争。在农村,主要是因地制宜,开展反对捐税,反对收回土地,反对收租迫债,反对集训壮丁队,反对烧房搜山、移民并村、筑土圈子等群众性的斗争,在工人中,主要是组织要求增加工资、反对老板开除工人的斗争。四、加强地方党组织建设,加强肃反与反叛徒斗争,以确保抗日讨蒋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会议强调:各级干部和红军游击队指战员,在新形势下,要认真学习、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大胆运用抗日讨蒋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不要局限于土地革命和恢复苏区,仅仅依靠工农阶级,而必须把一切阶级、党派、军队、团体、个人团结在抗日讨蒋的旗帜下。“特别要注意小资产阶级”,并“团结一般学生、教员、职员、知识分子、小商人等”参加抗日讨蒋斗争,“大胆向知识分子开门”,再“经过他们去在各阶级、各党派、各团体、各机关之间公开进行活动”,壮大统一战线队伍。

为争取国民党军、民团、壮丁队和绿林土匪武装参加抗日讨蒋,会议还着重阐明了兵运、土匪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相应规定了政策。认为党在敌军中的工作十分重要,不容忽视,要积极、稳妥地进行策反工作,“夺取敌人堡垒为我们的赤色堡垒”,还要竭力争取民团常备队。对绿林土匪武装的政策是,“在不抢工农、不妨害我们的条件之下,与他们订立协定,逐渐争取他们到革命方面来”。

为更好地适应形势,落实各项任务,配合全国红军作战,会议决定,将闽西南红色部队编成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各分区红军部队编成6个支队,各县游击队则改称为人民抗日义勇军。重新部署队伍,规划作战地区:岩连宁地区为第一分区,司令员罗忠毅、政治委员方方,辖一、二两个支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刘汉、政委邱尚聪、政治处主任王荣春,第二支队支队长李炳和、政委吴作球。永定、杭代(上杭,代英)、永埔、新汀杭地区为第二分区,司令员简载文、政治委员黄火星,辖五、七两个支队:第五支队支队长刘永生、政委熊梦辉,第七支队支队长钟辉元、政委黄火星。龙岩、岩南漳、岩永靖、永和靖地区为第三分区,司令员邱金声、政治委员伍洪祥,辖三、四两个支队:第三支队支队长邱金声、政委伍洪祥,第四支队支队长阮文松、政委李赤标。

双髻山会议根据新的形势和党中央的指示,改变与修订了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基本任务,确定抗日反蒋统一战线方针,并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对闽西南游击战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