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恢故居隆德堂

时间:2023-06-24 来源:龙岩电视台

邓子恢故居隆德堂。 宋客 摄

□ 连丽燕

新罗区东肖镇邓厝村是邓子恢故里。“隆德堂”位于邓厝村楼脚厝路25号,是邓子恢的故居。外大门有一副对联,“隆礼由时迎驷马,德星聚处占群龙”。隆德堂坐东朝西,为两层三进三落土木结构土楼大宅院,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有100多个房间、9个厅堂、6个楼梯、4条回廊、2个水井,含议事厅和会客堂、主副楼和防火墙。

隆德堂是邓子恢青年时期在家乡议事策划革命活动的秘密场所,是龙岩革命思想宣传的中心地带。据邓子恢长子邓毅生在《我的一生》中回忆:“后田暴动以后,郭滴人、林一株、张双铭等人是我家的常客,有时在我家开会,有时到我家会齐后与父亲一起到其他地方去。我家的隆德堂距城15华里,只要陈国辉反动武装不到白土来,他们便可公开活动,倘若白军来了,镇上便会有人到我家通风报信,父亲即领着他们从容从我家后门直接上山躲避,就这样像捉迷藏似的活动持续了一段时间。当年龙岩和闽西重大的革命举措,大多是由邓子恢和中共龙岩县委初期领导同志陈庆隆、郭滴人、陈品三、罗怀盛、陈明、章独奇、林仙亭、曹菊如等在隆德堂研究制定的”。

1896年农历七月初九(新历8月17日),邓子恢诞生于隆德堂后楼右边房,并在隆德堂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1916年冬与曹全地在此成婚。1917年邓子恢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5月因参加爱国运动罢课而返回龙岩,带回《新潮》《向导》《新青年》等进步报刊,以及《共产党宣言》等大批革命书籍。后邓子恢联合200多名进步青年组织“奇山书社”,团结新青年,传播新思想。1921年,邓子恢在主厝二楼的卧室里写下了许多新文化新思潮的文章。1923年9月1日,邓子恢在白土桐冈书院创办《岩声》报,至1926年11月总共出版43期,他在隆德堂写了大量文稿,并负责对外发行。《岩声》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黑暗,宣扬革命文化和思想,对激发东南亚地区大批侨胞的爱国革命思想,产生了促进作用,对龙岩知识分子的革命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1926年12月,邓子恢在江西崇义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邓子恢在隆德堂领导成立了闽西第一个农协会。1928年3月4日,邓厝村支部在隆德堂组织农民进行武装暴动,成立了第一支农民武装。1929年9月,邓子恢在隆德堂组织了对农业生产有利的邓厝村劳动合作社。

后田暴动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邓氏家族进行残酷镇压,牺牲的邓氏宗亲革命烈士达18人。1929年至1932年间,隆德堂主楼先后三次被国民党反动派焚烧。新中国成立后,邓子恢侄孙邓益灾说,其父亲邓坤当年与邓子恢谈及被烧的老宅时,邓老说“现在国家很困难”,是以直至1984年,邓氏宗亲方在原址上复建隆德堂。

隆德堂内诞生了闽西革命历史五个第一:出版闽西第一篇进步文章;成立闽西第一个农协会;成立闽西第一个农民党支部小组;成立第一个农民劳动合作社;成立闽西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毛泽东在闽西期间,指导邓子恢等同志开创建设闽西革命根据地,他对龙岩的邓厝宗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亲自为邓氏题写碑文“华夏邓氏,千秋一脉”。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