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装满瓷脸盆

时间:2023-10-08 来源:龙岩电视台

1933年初,陈云来到中央苏区,4月至7月间,为检查苏区劳动法、企业经营、工人运动、经济政策的开展运行情况,他以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党团书记身份,多次到汀州工厂、基层工会、普通民众之中,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

陈云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切实际的劳动法,脱离了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的实际。为此,他根据调查结果,于1933年4月在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上发表《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一文,尖锐地批评了这种教条主义的劳动法,指出,“机械地执行只能适用于大城市的劳动法,使企业不能负担而迅速倒闭;不问企业的工作状况,机械地实行八小时和青工六小时的工作制”。1933年10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重新颁布了经过修改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修改了某些脱离苏区实际的、过高经济要求的条文。

在汀州的多次实际调查中,陈云发现,中央苏区的工会组织在领导工人群众开展经济斗争、维护自身权益时,一般采取自上而下命令式的、脱离群众的做法,所订的经济合同也没有表现出各个企业不同工人的特点和要求。为了纠正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陈云连续召开了工会支部会、工人代表会及座谈会、资方老板座谈会,从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反复听取群众意见和要求,充分讨论劳动合同的签订方法;同时,他还指导了相关弹性劳动合同的订立,要求根据地的工人与雇主签订较为切实可行的劳动合同,后还整理成《怎样订立劳动合同》一文,刊发在1933年7月15日出版的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第十八期上。通过签订有弹性的合同,调和了经济运行中的劳资关系,为进一步繁荣苏区经济、支援革命战争、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革命根据地起到很好的作用。

多次对汀州工商业的调查,陈云发现,造成苏区的经济困难,除了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经济封锁等原因外,主要是当时苏区推行的“左”倾经济政策所致。为此,陈云在调研中深刻地批评并分析了苏区经济斗争中的“左”倾错误及其危害的根源,他建议和呼吁:“工人阶级一方面要争取改善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必须把发展苏区的经济,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看成自己解放的根本任务。要使工人了解,不彻底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工人阶级就不能解放自己。因此,要把争取日常利益的斗争和争取革命完全胜利的斗争最密切地联系起来。”

后来,苏区临时中央政府逐渐转变苏区经济、劳动政策,经济得以发展,工商业日渐繁荣,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融媒体记者 邱慧颖、曾萍 (整理) 通讯员 兰松英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