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牵故里 将军千里送光明

时间:2023-08-31 来源:龙岩电视台


位于湘店湘洋村刘亚楼将军旧址

     地处闽粤赣三省接合部的武平县城,是一个山清水秀的生态之城、历史悠久的文明之城,也是充满现代气息的活力之城。

   把历史的时针回拨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时候的武平是“自唐以来为僻土,西接江赣,南邻广潮”的“蕞尔小邑”贫穷困苦。全县因为没有电,几乎没有地方工业,仅有小作坊式的手工业,如造土纸、烧砖瓦、烧石灰、淘铁砂等,都是分散的个体经营。当时由县人民政府最早接管并改造的地方国营武平印刷厂,用的是脚踏四开平台机和十开圆盘机;全县十多家私营铁厂靠用木炭炼铁,县第一个铁器生产合作社生产农业用具,也是用木炭解决。当时的电,别说用来加工生产,就连照明都无法解决。

    1953年9月,武平开始筹建地方国营电厂,次年2月1日正式投产送电,武平开始有电。国营电厂厂址设立在县城东门外上横街的曾家祠,招收了8名工人。当时,武平县从省里闲置的旧设备仓库中,找到了一台25马力煤气机和一台15千瓦用木炭作燃料的发电机,经龙岩机修厂大修后再运回武平安装。龙岩专署工业科给予了大力支持,从龙岩机修厂抽调了2名动力司机支援武平,上杭电厂还派了2名技术工人前来指导架设供电线路和内线安装。25马力的煤气机是低转速320转/分,单缸、卧式、四行程、双飞轮,重量达2.5吨,煤气机与发电机是用6寸平皮带联接传动,发动时需要五六个人用双手拖拽皮带才能启动。由于设备容量小,只能低压直接送电,送出的电仅够县直机关、学校、商店、部分企事业单位夜间7个小时的照明,晚上12点即停电熄灯。

    1953年秋,远在北京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收到了弟弟刘亚东从武平寄来的信。收到弟弟的来信,刘亚楼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刘亚楼向中央请假,并立即启程回乡探亲。乡亲们听说当年的“马长”(刘亚楼的乳名)回来了,都纷纷前来看望。刘亚楼十分高兴,热情地招呼着乡亲们。晚上,刘亚楼一行就住在湘店湘洋村月形下的老屋,在昏黄的油灯下和阔别20年的养父刘德香促膝交谈。

    夜深了,乡亲们都已入睡,而奔走了一天的刘亚楼却全无睡意。他站在屋檐下,望着安静的、黑黝黝的山村,或许,他想起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或许,他为革命胜利后的家乡仍然贫穷、仍然用不上电而忧虑。当时,不仅湘店,就连县城都还没有电灯。这次,刘亚楼在家乡住了三天,在此期间,刘亚楼访贫问苦,调查了解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

    1956年6月,武平电厂在平川七坊东门坝择址建新厂房,并新购买了一套100马力、60千瓦移动式高转速柴油发电机组。但仍然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1958年,刘亚楼得知武平县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无法正常用电,于是想办法为武平送来了一组20马力12千瓦柴油发电机组,有效缓解了武平的用电困难。此后,刘亚楼还为县医院赠送了救护车和x光机等设备。

   1959年5月,刘亚楼携夫人翟云英再次回到故乡,除了调研武平发展外,还到武平一中为师生作报告。在湘店老家,刘亚楼与村民交谈,深入了解家乡发展。时任湘店公社书记钟德贵向刘亚楼汇报工作,据刘亚东儿子刘玉昌回忆,钟德贵现场提出想在湘洋村的大洋泉水口建电站,刘亚楼十分赞同,并说会全力支持。不久,刘亚楼就让人送来了一台20千瓦水轮发电机。由于大洋泉水量太小,武平县水电局随后调剂了一台5千瓦的小水轮发电机组送到湘店,把刘亚楼送的发电机置换到当时规模较大的东留水电站使用。在刘亚楼的关心支持下,1960年春天,大洋泉通过水力传动发电的小型水轮发电机启动发电,将军故乡湘店亮起了第一盏电灯,结束了将军故乡没有电的历史。

   此后几十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设备不断更新,武平电力建设如火如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全县100多座水电站和十几座变电站连成大电网,梁野大地银河奔涌,星光灿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平篇章贡献光明的力量。 (武平县供电公司供稿。执笔:曹棣越)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