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村红色记忆

时间:2022-08-24 来源:闽西新闻网

图为罗山村留存的红色标语。

(刘秀梅 文/图)罗山村, 又名内山,是革命基点村。相传村里的地形像一面铜锣,故取名“罗(锣)山”。罗山村坐落在漳平市拱桥镇东北部,西南与新罗区岩山镇、苏坂镇接壤。

正值大暑节气,地面被烤得发烫,行人个个汗流浃背。这一天,漳平市老促会和漳平市作协组织会员前往采风。汽车行驶在蜿蜒的公路上, 经过几十分钟的颠簸,我们来到罗山村,放眼望去,尽是醉人的绿色,让我们感受到乡间的奇美。到了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矗立的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不同历史时期罗山村牺牲的黄国川、黄天奎等8位革命烈士而建,原址位于罗山村内山自然村,2014年迁建于此,占地面积1560平方米,碑高15.2米。基座正面基石铭刻罗山村革命斗争简况,碑旁建有8位烈士的陵墓。

土地革命时期,内山乡(即罗山村)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轰轰烈烈的武装暴动,成立内山乡苏维埃政府,陈氏宗祠琴形祠即为当时苏维埃政府旧址,村里组建赤卫队,贫苦农民纷纷加入,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支援红军作战,直到新中国成立。为壮大革命力量,1929年冬,中共郎车支部指派军事委员陈清桂进入内山乡,发展黄国川等一批当地贫苦农民为革命骨干。1929年12月,黄国川在永福刻制“漳平福里区新安社内山乡赤卫队印”直条长印一枚(原物现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制作了标有铁锤、镰刀的赤卫队红袖章回到内山。1930年春,闽西苏维埃政府组建红九军,所辖红一团团长邓毅刚率部在内山乡周围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内山乡赤卫队多次参与配合行动,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4月下旬,红九军改称红十二军,邓毅刚任军长,邓子恢任政委,内山乡有不少村民纷纷参加了红十二军。1935年闽西南游击战争开始后,罗山人民坚持为红八团和岩南漳游击队筹粮送菜。1936年秋,红八团一部和中国工农红军闽西南抗日讨蒋军岩南漳游击支队进驻内山乡,巩固以内山为中心的红色根据地,开展保卫秋收斗争。至今,在黄国川旧厝二楼内墙上仍保留20多条红军标语,成为漳平市迄今发现在单位面积内书写最密集的红军标语。

这些红军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富有鼓动性、号召力、感染力,时代特征鲜明,彰显了红军政治宣传工作的显著特点。1939年5月,新安溪畔成立中共内山支部。

乡村的魅力,不能光看外表,更重要的是看它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底蕴。峥嵘的红色革命历史,恰恰赋予罗山村这片土地以高尚的灵魂与深厚的底蕴,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的动力,这也正是采风活动带给我的感悟之一。


编辑: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