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传统践初心 公权为民担使命 ——追忆老同志姜秉权

时间:2023-08-01 来源:龙岩电视台

■ 融媒体记者 高秀珍

2023年7月9日晚11时17分,原龙岩地区行署副专员、抗战老干部姜秉权在龙岩市第一医院逝世,享年98岁。

姜秉权,1925年出生于江苏省涟水县梁岔乡马棚村。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81年党龄,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0年来到闽西支援,此后,他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闽西这片红土地。在工作生涯中,姜秉权大力发扬革命老区光荣传统,一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

加入共产党,

走上革命道路

1939年3月1日,日寇侵占了姜秉权的家乡涟水城,并向各乡扫荡。看着日寇的暴行,姜秉权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敌人赶出去。

1942年,年仅17岁的姜秉权毅然决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他参加革命工作,担任涟水县麻垛区大队排长,1944年2月担任涟水县马棚村村长。处在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农民们并不具备和敌人正面对峙的实力,当时姜秉权他们能做的,就是扰乱敌后,配合主战场。

1946年,蒋介石对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疯狂进攻。姜秉权所在部队参加了苏北涟水战役,与国民党军队“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展开激战。1949年,为迎接渡江战役,姜秉权担任区工委副书记,带领一个连队来到安徽省江浦县桥林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进行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渡江战役。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了国民党陆、海、空组成的长江防线。

战斗中,姜秉权多次身负重伤。子弹曾从他的左肩穿过右胸留下了枪伤,稍有差池就会危及生命;右腿上有个深深的凹痕,是被日军的弹片击中所留下的。

2003年,姜秉权的英勇事迹被渡江战役纪念馆(名人馆)收录在册;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从苏北到闽西,

为红土地鞠躬尽瘁

1950年7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向江苏省提出派干部支援解放福建的要求,姜秉权成为江苏省派往福建支援队伍中的一员。当年的福建山高路险,蛇多、土匪多,一些同志有畏难情绪,而姜秉权坚决服从组织调遣,毅然踏上了前往福建闽西的路途。

此后,姜秉权一直工作生活在闽西,把这里当作他的第二故乡。他秉承革命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永定工作的20年期间,姜秉权认真严谨、宽厚待人的好品性有口皆碑。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入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斗争,开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整风运动、反右整风运动,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纯洁了党的干部队伍、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他注重调查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革命根据地重建工作,坚持办好人民公社、调动农民集体生产的积极性,开创具有永定特色的烟草经济,发动全县人民修桥修路,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为永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62年,姜秉权作为优秀县委书记,代表龙岩地区到北京参加了7000人大会,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1971年,姜秉权从永定调到龙岩,先后担任地区林业局局长、农林水办主任、行署副专员。他扎根基层,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践行“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老区山区农村建设和林业发展事业投入大量精力,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行规模化种植,动工兴建了当时境内最大水库——黄岗水库,高效推动了闽西农村改革,组织水稻育种队前往海南进行杂交水稻繁殖制种,完成了全地区土壤普查,成立了“双扶”工作小组,为早期龙岩脱贫致富积累了宝贵经验。经过姜秉权多年的努力与付出,龙岩农业、林业生产开始起步,姜秉权也多次获得中央、省先进个人表彰。

初心不变,

发挥余热做贡献

1985年,离休后的姜秉权依然关心闽西的各项工作和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他积极参加政协、老体协、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先后担任市计生协顾问,市老体协常务副主席、名誉主席。积极宣传老龄工作、老年体育工作和党的计生政策。在承担老体协工作时,姜秉权已年近八旬,他克服老伴生病等家庭困难,依然认真研究和部署全市老年体育工作。2003年市老体协获得全省老年体育工作贡献奖,先后被评为全省和全国先进单位。

此外,姜秉权还十分关心社区发展和党建工作。在他的合理建议下,开通了中心城区解放北路通往北龙社区的北龙路,改变了北龙社区只有北环路一个出口的状况,极大缓解了北龙主道的交通压力。

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姜秉权荣获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2021年获得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勋章。

生于动荡年代,逝于夏花灿烂之时,姜老迎着和煦的朝阳走完了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姜老的一生可概况为:苏北赴闽西终生跟党走,宽厚待人事风范传后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