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入闽词《清平乐·蒋桂战争》赏析

时间:2023-08-15 来源:龙岩电视台

刘路永 书

■ 张佑周

从1929年初率红四军入闽至1930年1月初率红四军回师赣南,毛泽东在闽西战斗、生活了约10个月。在此期间,他率红四军攻占长汀,三打龙岩,夺取永定,节节胜利。同时,毛泽东也经历被迫离开红四军前委,重病期间遭国民党兵追杀而九死一生,历经人生重大转折。1929年8月,陈毅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后,带回九月来信。毛泽东被党中央及周恩来认为是红四军“核心人物”的“最好人选”,重新被请回红四军前委,筹备并召开了古田会议。会后,红四军粉碎国民党“三省会剿”图谋,毛泽东率红四军回师赣南。毛泽东在闽西期间,写下《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和《如梦令·元旦》三首词,既真实地描写了特定时期特殊地域所发生的特殊故事,也深刻地透露出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本文拟对《清平乐·蒋桂战争》作粗浅赏析,词曰: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蒋桂战争”是1929年春发生的已入主南京的新军阀蒋介石与广西(桂)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的战争。毛泽东在1928年10月发表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曾预测:“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在北京天津没有打下以前,有一个对张作霖的临时的团结。北京天津打下以后,这个团结立即解散,变为四派内部激烈斗争的局面。”毛泽东对当时国内形势的分析相当准确,1929年4月,蒋、桂两派果然开战。

1929年3月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一次入闽攻占长汀后,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了长汀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发现国民党在长汀乃至闽西地区的统治力量较为薄弱,而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却有相当好的基础。尤其是此前的1928年共产党所领导的闽西“四大暴动”,建立了邓子恢、张鼎丞等人领导的红军和地方革命政权。同时,毛泽东还敏锐地意识到国民党新军阀将很快面临分裂,蒋桂战争一触即发。他认为,这样的形势将给工农武装在类似长汀乃至闽西这样的反动势力相对薄弱的地区创立与发展提供极大契机,于是决定采取更加大胆的计划,适时向包括龙岩、永定、上杭在内的闽西腹地推进,建立包括闽粤赣边区20多县在内的工农武装割据的苏维埃政权。

于是,在蒋桂战争爆发后的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四军“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三打龙岩,夺取永定、上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建立起像此前建立的长汀县革命委员会那样的各县红色政权。

《清平乐·蒋桂战争》这首词,是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亲率红四军转战闽西各地,打下长汀、龙岩、永定、上杭等县,初步创立并形成闽粤赣边区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后写下的。全文气势如虹,充满胜利的喜悦,既形象地描述了红四军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势如破竹的气势和“收拾金瓯一片”,建立革命根据地,“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以成功经验回答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讽刺鞭挞了国民党新军阀挑起混战,“洒向人间都是怨”,做黄粱美梦的狼子野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