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墙内有亮光

时间:2023-11-12 来源:龙岩电视台

图为中共龙岩县委机关旧址、陈客女麻烈士故居


□季仙


距离后田暴动旧址不远,在一幢幢统一立面、统一颜色的水泥楼房间,保留一幢黑瓦屋。沿着平坦的水泥路走过去,看见黑瓦屋围墙上钉了一块牌匾:中共龙岩县委机关旧址。1929年秋,中共龙岩县委机关设在此厝内,领导全县人民进行武装暴动和土地革命。1934—1939年游击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军号独立第八团)和游击队的红色地下交通站,他们经常在此开会,开展武装斗争。此厝后面西侧,即为著名革命队伍接头户陈客嫲烈士故居。

早已听说过陈客嫲的事迹。她出生在隘头村穷苦人家,嫁到后田村,家里一贫如洗,租种几亩薄田,吃不饱穿不暖。丈夫病逝后,抚养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艰难度日。1928年春,后田村穷苦农民举行武装暴动,她毫不犹豫地参加暴动队伍。暴动后,分得土地,日子越过越好。不仅送儿子参加红军,还动员胞弟和侄儿参加红军。儿子、胞弟、侄儿相继牺牲,她没有被吓倒,更没有退缩。红军长征后,她毅然承担起为游击队送给养和秘密接头的工作。为了混过敌人封锁的关卡,把物资、情报送进山里,特制了双层尿桶。为了掩护游击队员,墙上挖洞,砌了夹墙。

1936年9月的一天下午,游击队领导人在她家开会,她照例在家门口补衣服放哨。敌人突然进村,情况万分危急,来不及告知屋里的人了,她一边跑一边大声喊暗号“牛吃麦子啦”“牛吃麦子啦”。游击队领导人听到喊声,急忙从屋后安全转移到山上。敌人没有抓到游击队员,附近没有吃麦子的牛,知道她的喊声蹊跷,抓她去审问。受尽严刑毒打,始终没有说出游击队的行踪。几天后,她和其他六名难友一起,被绑到白土圩后埔邦排空地上枪决。一阵枪声,七人一齐倒下。子弹从下巴穿过,未中要害。当夜风雨交加,她被冷雨浇醒。挣扎着爬到泉井村女儿家,女儿为她解开绳索、包扎伤口。怕泉井村离敌人据点近,又爬回后田村,由游击队抬进山治疗。伤愈后,不顾游击队员的劝阻,回到后田村,继续为红军游击队筹集粮食、盐巴等物资,冒着生命危险送到山上。1937年1月的一天夜里,她从山上下来时被捕,1月25日被押到白土圩场活活烧死。1954年评定为烈士。

陈客嫲的事迹《龙岩地区志》《龙岩人民革命史》《红旗飘飘》《龙川英豪》等都有记载,编成山歌剧、闽西汉剧搬上舞台,改编为连环画,广为传颂。

在闽西这块红土地,像陈客嫲一样,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有很多、很多,有一家七烈士的,有父子兄弟争当红军的,有妻子送丈夫当红军的。为什么闽西儿女能前仆后继投身革命?为什么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什么“听党的话、跟党走”“干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成为闽西老区苏区的显著特征?

怀着满腔敬仰之情,迈入陈客嫲故居,一边思索,一边参观。她住在厅堂西侧,房间已经整修过,墙壁粉刷了,顶棚换了新的,一张老式雕花床,床前墙脚边放了两只仿制的双层木尿桶,另一侧墙边立着一个老式矮橱。当地朋友介绍说,这个矮橱移到床头墙角,敌人看不见夹墙的洞。顺着朋友的指引,挤到床头,弯下腰,看见一个不规则的圆洞,仅能容一人平着爬进去。洞口隐蔽,没有人提示,不容易发现。原以为夹墙内很黑暗,低头看,有光线,像室外一样亮。狭长的三角形空间,估计能站三五个人。退回到床边,再看洞口,夹墙内有光透进来。没有遮挡的洞口好像在张口叙说烽火年月的往事,提醒参观者,洞内洞外是相连的,艰难困苦的游击战争时期,革命群众和游击队员紧密团结,赢得胜利。

站在雕花床前,小声嘀咕,这房子当时也算不错。朋友答,她原来不是住在这里,这里是打土豪分田地时分给她的。

此时再看夹墙洞口,心里豁然开朗。群众不怕牺牲,一心一意支持革命,是为了保护革命胜利果实,不想再过受压迫受剥削的穷苦日子。革命为了劳苦群众,广大劳苦群众就支持革命。红军、游击队和群众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强的敌人也能战胜,这是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迈出陈客嫲故居,极目所见,处处是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喜人景象。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