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双髻山

时间:2024-04-27 来源:龙岩电视台

双髻山谷地

郭鹰 文/图

早春三月,整整一周的寒风冷雨,今天终于放晴了。太阳驱散云雾,天空变得清澈。依旧冷,却冷得清爽舒展,桃花、李花、玉兰花,一树树地开,一瓣瓣地落,与松针、落叶、鸟鸣、山风调成一幅春天的图画。我们就这样一脚踏进春天里,目标直指上杭双髻山。

“闽西胜景名山,杭川古刹音堂”,这里的云山雾海美如天宫,奇山怪石巧夺天工,庙宇神灵古老神秘,早在明代,双髻山已名声在外,令人趋之若鹜。而对我来说,双髻山不仅有优美的风光,更是一座需要用脚步和汗水致敬的英雄的山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根据中央指示,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从赣南突围回到闽西,开展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先后打破国民党10个正规师的反复“清剿”,双髻山就是一个重要支点。

踩着松针落叶春花,穿行于山岽、石壁和九曲十八弯的山道,我们脚步不停,气喘不止,汗流浃背。海拔在升高,山峰在成长,视野越来越开阔。放眼望去,山峰沟壑,层峦叠嶂,绿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时代,我们的户外活动显得如此幸福而奢侈。一路上,我的脑海里总是萦绕着当年的游击队员们,前有悬崖险峰,后有追兵枪炮,天寒地冻,缺衣少食,他们是如何在前途迷茫中坚持战斗的?九十年来,疯长的草木可以掩盖曾经的战壕、岗哨、交通站、会址、红军寮,却掩盖不了游击队员们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廖海涛就是一位铁汉。双髻山养育了他,他用青春和热血护卫着双髻山。红军长征后,廖海涛以家乡溪口为据点,以双髻山为战场,带领红军游击队屡获胜利。敌人杀其母,卖其妻,将他刚满周岁的幼子抛入汀江河。他强忍悲痛,更加坚决投入战斗。1935年初,张鼎丞带队突围至双髻山,廖海涛高兴地跳起来,说:“孩子找到娘了,张主席回来了,我们有领导了。”1935年5月,谭震林率部到达双髻山,与廖海涛会合,建立双髻山游击根据地。在廖海涛指挥的战斗中,双髻山战斗最为出名,敌人魂飞魄散,抛下200多具尸体仓皇逃窜,痛呼:“粤军进闽西以来损失最惨重的。”

1938年3月,廖海涛从双髻山出发,北上抗日,屡立战功。可惜的是,在塘马血战中,时任六师十六旅政委的廖海涛与旅长罗忠毅为掩护战友撤退,与日本鬼子殊死决斗,双双壮烈牺牲,年仅32岁。日本侵略者为罗、廖两位烈士的精神感动,洗净二人尸体上的血迹,用当地最好的楠木棺材盛敛入葬。2015年,廖海涛被评为全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今天,溪口镇大连村的海涛公园,就是为纪念以廖海涛为代表的双髻山的英雄们。

攀登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抵达山顶。云雾弥漫,山风呼啸,气温骤降,满山的奇石怪岩都蒙上一层厚纱。我拨云穿雾,找到当年开会的旧址,黄褐色的木制牌子上写着:“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址”。

1936年1月1—5日,一年中最为苦寒的时节,双髻山浓雾弥漫,天寒地冻,一场会议悄然召开。以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为首的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在这里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改变策略,坚决执行党中央抗日反蒋统一战线方针路线。会议的意义就是,把眼光放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抗日斗争中来,第一次在闽西南地区擎起抗日大旗,缓和了紧张局势,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闽西游击队争取到休整和发展的机会。双髻山会议成为闽西南红军游击队由弱到强的转折点,是南方游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闽西“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重要基础。

时光流转,山河不变,过往的荣光与今日的祥和在这一刻交相辉映。今天的双髻山修缮一新,游人如织。感恩先辈的流血牺牲,换来今日的国泰民安,山河无恙。我们休整之后,开始下山。下山的石阶有足足两里长,陡峭,湿滑,我们走得小心翼翼,又安宁自在。山下,一个个村庄如一朵朵莲花盛开。当年,国民党反动派采取“移民并村”“保甲连坐”等手段,阻断群众与游击队的来往,妄图困死双髻山上的游击队。环绕双髻山的村庄里的老百姓与敌人斗智斗勇,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送盐、送米、送情报......遭到敌人疯狂血洗的莲塘村,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蓝荣玉的贵竹村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那些远去的枪声,在平静的叙述中有不动声色的波澜。我们终于抵达溪口的三溪村,入村的水泥路笔直宽敞,溪流清澈,别墅林立。由张昭娣题字的三溪小学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张昭娣,这位双髻山脚下的“等郎妹”,在革命战火的历练下,成长为解放后上杭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县长,她的故事同样动人心魄。松毛岭保卫战的伤员救治工作就是在她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长汀四都医院进行的。红军长征后,她带领伤员转移至汀瑞交界的大岽背山,开始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1938年1月,汀瑞游击队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张昭娣留守后方,协助党组织开展抗日反顽斗争。就在这段时期,她与十年前相识相知的魏金水结为夫妻。当年在闽西,有很多像她这样的童养媳、等郎妹,剪掉辫子,打破枷锁,离开家乡,如蝶变的飞蛾,涅槃的凤凰,绽放的映山红,让原本卑微如小草的生命,向着阳光成长为参天大树。

天色向晚,夕阳璀璨,我们告别双髻山。战火硝烟已经远去,曾经深藏着无数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的双髻山依然巍峨苍翠,生机勃勃。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