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四都镇赖兴银一家—— 真正的“革命之家”

时间:2024-04-27 来源:龙岩电视台

张鸿祥

在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许多“红色之家”“革命之家”。他们是中国革命的脊梁,是共和国大厦的奠基石。四都镇红都村赖兴银一家,就是这样的家庭。

赖兴银(1894—1953),长汀县四都镇下赖村人(现红都村),四都早期革命领导人。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读过私塾,练过武术,能文能武,在四都一带享有众望。他的接触面广,认识人多,而且他所接触的绝大多数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为人和善,还会堪舆术,在四都开了一间小店铺。赖兴银在四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乡民十分敬重他。

1929年3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赖兴银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红军入闽之前,红四军通过地下联络员,联系了中共长汀县特别支部书记段奋夫,要求长汀地下党组织,全力以赴做好迎接红军入闽的准备工作,并物色可靠的党员群众为红四军入闽做向导。

段奋夫当即来到四都,在赖兴银的小店铺秘密开会。一是物色好秘密前往汀瑞交界处为红军入闽做向导的人选;二是要求四都地下党落实好3000余名红四军战士的食宿问题。

四都地下党负责人廖鸿林,请赖兴银统计下赖村、同仁村所有的祠堂、庙宇,估算可以住多少人?赖兴银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随后,赖兴银立即叫来妻子的弟弟程朝远,到现场把村里的所有祠堂、庙宇都检查了一遍,并估算可以住宿的人数。

3月12日上午,朱毛红军在向导的带领下,经过一夜跋涉,来到四都。赖兴银将祠堂、庙宇调查的清单交到廖鸿林的手里,廖鸿林接过一看,欣喜万分,紧紧握着赖兴银的双手说:“红军住宿问题解决了,兴银兄,谢谢你!”赖兴银说:“我还可以为他们带路。”廖鸿林高兴地说:“好!”当天上午,在廖鸿林、赖兴银、程朝远等人的安排下,3000多名红四军官兵全部得到妥善的安置。

红军入闽后,红军宣传员在当地积极宣传:红军是劳苦大众自己的队伍,共产党红军的宗旨是为了天下穷人得解放,要让亿万劳动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些革命道理,使赖兴银犹如看到了指路明灯,心头一下豁亮了。他下定决心要跟着共产党,走革命的道路。红军首次入闽后,赖兴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赖兴银在党的领导下,参加土地革命斗争,并先后担任了区、县的领导职务。

1930年3月18日,为了策应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四都举行农民武装暴动,成立了四都区农民赤卫大队和四都区苏维埃政府。赖兴银先后担任四都农民赤卫队大队长、四都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区委书记、汀西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等职。新中国成立后,赖兴银任四都区农会主席。

赖兴银的革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全家人。在赖兴银的带领下,妻子程义妹,妻弟程朝远,养子吕松承,养女钟志山,都走上了革命道路。

程义妹(1900—1977),四都赤窑村人(现濯田镇管辖),在赖兴银的带动下,投身土地革命斗争。程义妹曾担任长汀县苏维埃政府妇女代表、四都区红军运输队队长,带领家乡妇女积极拥军支前,做草鞋、运物资,《红色中华》曾刊登她的事迹。

程朝远(1906—1935),四都赤窖村人,程义妹的弟弟。在姐夫赖兴银的影响下,参加了秘密农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担任了乡、区苏干部,后被调到长汀县委和汀连县委工作,先后担任区、县少共书记。1932年3月18日,在福建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1935年春,英勇就义。值得一提的是,程朝远七兄弟有六个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吕松承(1912-1980),赖兴银养子。原为濯田水头村人,因从小失去双亲,被赖兴银收养。赖兴银夫妻婚后十多年没有生育,故收养吕松承为养子,收养钟志山为养女。在赖兴银的带领下,1930年,18岁的吕松承加入红军队伍,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改编成八路军,任八路军某部排长。1938年在山西洪洞与日本鬼子作战负伤致残废。次年,经上级批准,经过长途跋涉返回家乡。回乡后,利用剃头匠的身份做掩护,继续为党工作,他的剃头店成为中央红色交通线四都地下交通站,与汀瑞游击队建立了密切联系,为汀瑞游击队搜集传递情报,一直到四都解放。

钟志山(1916—2012),赖兴银养女,出生于四都苦竹山,原名钟秀莲,从小被赖兴银收养。在赖兴银的带领下,1930年,年仅14岁的钟志山在四都红色交通站当地下交通员,主要负责四都至江西瑞金、沙洲坝一线的秘密交通工作,她亲身经历了残酷的革命斗争。后来,钟志山被分配回地方妇女部工作,在此期间,钟志山认识了汀连县妇女部的干部邓六金,两人还结拜为姐妹,并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钟志山担任区妇女干部。“文化大革命”时,她无辜蒙冤,被批斗、关押了很长时间。后来,邓六金为她证明了清白,钟志山得以洗清冤屈。2012年,95岁的钟志山安详离世。

1951年8月,由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谢觉哉率领的中央人民政府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来到四都慰问老区人民,赖兴银受到慰问团的接见。慰问团邀请赖兴银到长汀县城参加老区代表会议,但是,由于赖兴银罹患肺病,行动不便,无法参加。

1953年秋,赖兴银病逝,终年59岁。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赖兴银这个红色家庭,极好的诠释了毛泽东关于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