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赤色邮票 红色邮政发源地的见证

时间:2024-03-02 来源:龙岩电视台

朱军长手写的便函。

东碧斋印刷厂

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政邮票。

福建省博物院珍藏的由永定县下洋沿江村赤树坪张暖祥捐献的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花。

■ 洪荣昌

集邮者们最大的乐趣是在方寸之间寻找历史的痕迹。在他们的眼中,小小的邮票承载的是一代人的记忆,内藏的是一种文化,看到的是另外一个世界。

在红色收藏界,若能集成一套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票,那该是多么荣耀,足以彰显集邮者的地位了!可这事谈何容易,许多人朝思暮想也没能达成心愿。

细说起来,1930年闽西苏维埃政府交通总局印制发行的邮票总共只有三种版式,或者说只有三枚。许多集邮爱好者,甚至是赫赫有名的集邮大家寻觅了一辈子,都一无所获。因为这种邮票实在是太罕见珍贵了,可谓是凤毛麟角。

但是,这三枚比指甲略大一点的小纸片,究竟什么时候印制发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这让不少人心生好奇。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种邮票发行的历史背景。

1929年3月,在毛泽东和朱德率领下,中国工农红军进入福建的长汀县,在这里首次统一了红军的服装。红军战士们穿上了崭新的军装,个个精神抖擞,像傲然挺立的小树苗。

同年5月,红四军再次进入闽西。这时候的红军把保护邮局、支持邮政当局正常的业务活动,作为开辟和创建根据地的政策和纪律来执行,明令对“中华邮局”要加以保护。红四军政治部发布的口号标语,其中有一条就是“保护邮局”。红军所到之处都刷写了“保护邮局”的大幅宣传标语。在原古田邮政代办所隔壁墙上,现在还保留有当年红军书写的“保护邮局”的字样。这些措施使中华邮政业务得以正常进行,保证了邮路畅通,沟通了苏区和白区的通信联系。下面这两则故事,至今广为流传:

1929年5月22日,红四军进军龙岩,途经上杭县古田村,路遇当地邮递员张辑轩。有红军战士拦住他并翻他的邮包强行检查,被朱德军长制止。朱军长向他道歉,并了解到这里的邮件报纸传递慢的原因是沿途检查次数太多,耽误了不少时间,影响了效率。朱德军长马上从笔记本上撕下一页白纸,用铅笔写了便函:“所有书报信件业经检查 沿途友军准予通过为荷 此致 朱德22/5”。张辑轩颤抖双手接过朱军长递来的字条,心里万分激动,没想到日理万机的朱德军长,对邮件传递这样的小事也细心过问,妥当安排。之后,张辑轩有朱军长这一手令保护,每天背着邮包一路畅通。

半年后,红军再次进驻古田,准备在这里召开红四军代表大会。那时,古田已经建立苏维埃政权。在当地政府的动员下,全体人民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各项革命活动中。张辑轩也接到通知,要他去参加军训和完成别的公差。但他每天要送信,感到分身乏术,于是他找到红四军司令部请示如何处理。朱德军长和毛泽东委员在一张“红军第四军司令部用笺”纸上用毛笔书写签发“保护邮局 照常转递”的命令,并加盖了红色圆形篆书关防印信“红军第四军之印”、下面联合署名“军长朱、政治委员毛 卅一”字样。张辑轩拿着这张手令与当地政府沟通,当地政府就不再派他别的公差了。张辑轩每天又像一匹飞驰的骏马,高高兴兴地去送信,全心全意做好邮递工作。

1934年红军长征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闽西苏区大肆烧杀抢掠,期间也曾到古田邮政代办所搜查,但睿智谨慎的张辑轩提前把这些革命文物秘密保存起来了,使得这些文物免遭毒手。1942年张辑轩去世后,这些珍贵的文物即由其儿子保管,直到1975年由张辑轩的孙女张小红献给古田会议纪念馆。

然而,对于邮政通讯工作的重视,革命前辈做的还远远不止这些!

为了更好地传递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信件,1928年7月15日,中共闽西暴动委员会就在后田设立了交通处。1929年12月龙岩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由魏正泉、章联煌、陈秀河、刘荣昌、邱迈姑等人组建龙岩县交通分局,人员有12人,负责传递党和政府信件。1930年2月,龙岩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会议决定:区设交通站,配2至4人;乡设交通处,配交通员1至2人;县、区乡赤色通信网初步形成。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设立交通总局,局长为卢宝清。规定交通路线,定期往来传递消息。交通总局下辖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漳平、宁洋、平和等县交通分局。闽西苏维埃政府交通总局在南门头,龙岩县交通分局设在铜钵巷。

1930年初,在闽西苏维埃政府机关报《红报》任美术编辑的张廷竹,接到一个非常特殊的任务——设计红色政权自己的邮票。这天,闽西交通总局局长卢宝清找到他,委托他设计象征闽西苏维埃红色政权的邮票。他为此到处奔波,寻找参考图案资料,征询有关领导和战友的意见,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夜以继日的艰苦创作,标有“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政”名称、面值分别为“弍片”和“四片”的两种邮票最后脱稿。图稿送交闽西交通总局审定,报送闽西苏维埃政府审核通过后,正式在《红报》印刷厂东碧斋印刷。东壁斋是当时龙岩最好的一家印刷厂。1929年由朱德、毛泽东、陈毅署名的《红四军六月布告》,就是在这里印刷的。随后,张廷竹和印刷工人一起,克服了印刷技术、油墨、纸张等一道道难关,终于成功印制了象征苏维埃政权的第一套赤色邮票!邮票在闽西地区也叫“邮花”。

闽西交通总局赤色邮政邮票有两种版式,弍片和四片。除了面值不同颜色略有差异之外,图案都差不多,中心是五角星,星内绘镰刀和铁锤,都是倒置的,铁锤柄向上。上方有“赤色邮政”4个字,下方为“交通总局”4个字。上端左右两角,有圆圈,内嵌“弍”、“片”或“四”、“片”,下端左右两角有圆圈,分嵌“闽”、“西”2个字。“片”是福建西部方言,指铜元的“枚”,铜元1枚,叫1片,约为0.5分。邮票不大,只有25×27毫米,无齿孔,改良毛边纸,平板石印。

除此之外,闽西交通总局还发行过“闽西赤色邮花”邮票1枚,面值肆片,主图为锤镰五星图,锤镰交叉图案与水平成大约45度角,墨绿色,无齿孔,改良毛边纸,平版石印,规格为22×25毫米。

1930年10月15日,闽西苏维埃政府颁布了《赤色邮政暂行章程》,进一步优化了闽西赤色邮政的组织机构设置,加快了邮路干线的开辟,加强了业务人员管理,规范了邮政业务收费管理。其中又细化了对普通信件、挂号信件、快递和特别快件、包裹类及新闻印刷纸类、电话业务等管理。确定普通信函邮资本埠为铜元弍片,外埠铜元肆片。

由于在红色邮政界中,对于闽西苏维埃政府发行赤色邮票的印制发行时间,存在诸多争议。为确认历史事实,闽西地区邮政工作的老前辈、集邮爱好者、地方史研究工作者,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深入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漳平等当年中央苏区老根据地,进行了多次的调查研究,拜访和调查了几十位老交通员、老赤卫队员、老工人、老红军、老干部和党史研究专家,搜集了大量的史料。

1986年7月21日,时任龙岩市邮电局副局长龙乐皆、邮电志执笔邱梓松和全国知名集报收藏家郑元福等人一起去拜访了老共产党员——龙岩东碧斋印书馆印刷工人章连富同志。当他们恳切告知想调查红色邮政史,并把《集邮》1984年第10期插图彩色邮票“闽西赤色邮花”图案给章连富看时,章连富一看当即说:“这两种邮花是在东碧斋印刷的,红色的有两种,是我亲手石印的。”

章连富同志是1929年参加革命的,他身体硬朗、有着老革命的风骨,很是健谈。对他们此番前来调查,还怪他们来得太迟,他情真意切地说:“人家人民银行,五十年代就来了解闽西工农银行发展纸币的经过,你们现在才来。”章连富证实:“这种邮票是当年闽西苏维埃财政部张廷竹画的,送邮花图稿来是两个人一起来。是我们东碧斋印书馆印刷的。当年东碧斋在龙岩南门头,有6个工作人员,老板郭甲秀是个开明人士,整个印刷厂几乎被我们共产党员所管理。”当他们问章连富什么时间印邮花时,他说:“具体时间不大清楚了,印邮花那几天是春雨连绵,四壁潮湿纸张很湿润,不好印。”从章连富所述天气情况看,闽西赤色邮票应是在1930年春雨季时印刷的。为进一步了解闽西赤邮的印刷情况,郑元福还于1987年1月19日、1990年4月12日、2001年3月28日多次去拜访章连富,章连富都笃定闽西赤色邮政和闽西赤色邮花是同时石印的,以后没有再印这种邮票了。

在1986年至1988年间,郑元福三次拜访了几位当年在县苏、闽西特委当通讯员的老干部。原龙岩行署专员罗炳钦说:“1930年我在闽西苏维埃政府当交通员,我记得使用的邮花,就是这种红五星的。”彭凤娇同志是1930年龙岩县苏维埃的妇女干部。她说:“闽西苏维埃成立后,我们寄发文件,都要贴用邮花弍片,寄外地的贴四片。”

1989年12月17日,郑元福在中共福建省委纪念古田会议召开60周年期间,拜访了当年老红军陈茂辉、曾志等人,他们说:“这种邮票在1930年夏天龙岩已全面发行使用过。”据这几位使用过闽西赤色邮票的人回忆,他们都是在1930年“五一”前后使用的,这就意味着1930年3月25日闽西交通总局成立后不久或者同时,就开始发行使用闽西赤色邮票了。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