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东楼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4-03-02 来源:龙岩电视台

图为荷坳头泽东楼远眺。江瑾 摄

唐宝洪

全国唯一以新中国开国领袖命名的楼在哪里?在闽西永定金丰大山深处的荷坳头。

荷坳头地处抚市、岐岭、陈东三个乡镇接合部的白叶湖岽山腰,海拔800余米,背靠大山,视野开阔,沟壑纵横,竹海连片。其间有一座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三层土楼,占地1000平方米,主楼占地面积150平方米,两侧厢房占地140平方米,是一座歇山顶挑梁式的普通楼屋。就是这么一座普通的土楼,辛勤自有粗茶淡饭,勤学总知事理民情,远离尘世喧嚣,年年岁岁守望宁静岁月。然而,当星星之火燎原,宁静的大山沸腾起来,这座楼赋予了红色的基因,成为闽西最早的乡苏维埃政府之一的石岭乡苏维埃政府办公楼,而乡苏主席正是楼主张茂煌。

岁月峥嵘。1929年8月上旬,化名为“杨先生”的红四军党代表毛泽东,随带粟裕一个连的警卫力量,偕同夫人贺子珍等人,秘密住进了石岭乡苏维埃政府办公楼三楼左边的一间卧室,一边养病,一边开展调查研究。倾听民声,分析形势,思考如何加强党和军队建设、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国革命道路等问题。寂静的深山里,荷坳头这座土楼深夜里闪亮的煤油灯,成了一座指导、引领闽西土地革命的一座灯塔。张茂煌深知干系重大,担负起接待和保护“杨先生”的重任。全家人也行动起来,尽可能地照顾好“杨先生”的生活起居,并为身患疟疾的“杨先生”寻医问药。民团派出的密探侦悉张茂煌家住有红军的“大官”,如获至宝,当即纠集重兵包抄,幸亏一位革命群众及时赶到荷坳头报信,张茂煌、张茂春、张茂荣三兄弟连夜将竹床改成担架,抬着“杨先生”,绕道屋后大山的羊肠小径,将“杨先生”一行人转移到牛牯扑。敌军扑向荷坳头,却不料扑了个空,气急败坏之际,烧毁了张茂煌的家。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永定县委、县政府于1951年拨出专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了这座楼,经请示中共福建省委同意,将此楼命名为“泽东楼”。

泽东楼是一座光荣的楼。“杨先生”在这里住过10余天,中共闽粤边委、中共闽西特委曾在这里进驻,中共“七大”会议精神也是在这里传达,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闽西支队曾在这里驻扎,取得荷坳头突围战的胜利。当地群众忍饥挨冻,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游击队送粮送菜送情报,代购药品,站岗放哨,救护伤员,用献血与生命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佳话。

光荣往往由悲壮和苦难孕育而成。荷坳头多次惨遭敌人烧杀抢掠,先后6次被敌人强迫移民并村,原本有70余人的荷坳头,到新中国成立时,人口仅剩50人,5户人家被灭绝。张家三兄弟,张茂煌在1930年5月被敌人杀害,头颅还被敌人割下来悬挂在县城楼门。张茂春长年累月担任秘密交通员,因积劳成疾牺牲在交通线上。张茂荣参加红军转战各地,最后牺牲在东山岛战场。

革命接头户阮唐嫲接连失去亲人(丈夫、夫兄、夫弟及两个胞弟),房子被烧毁,财物被抢光,多次被敌人抓去严刑拷打,但她心红志坚,化悲痛为力量,忠贞不渝。“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荷坳头挺过艰难岁月。泽东楼重修落成后,她用一根竹竿在楼前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无论寒暑,70多年来,五星红旗一直飘扬在泽东楼。为支持对台军事斗争准备,她响应政府号召,毅然送次子参军;1979年初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她的第四个儿子牺牲在前线,她对前来慰问的民政干部说:“打仗总会有人牺牲的,我儿子为国献身是光荣的。”她把政府给的400元抚恤金全部捐给村里作修路之用;她用一块红绸布把儿子的烈士证书包裹起来藏进箱底,又把最小的儿子交给部队,勉励他继承父兄遗志。这位母亲,何其普通,何等豁达,何等坚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泽东楼的一位后人从部队转业后在检察机关工作,在处级职位上退休后,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回到村里挂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竭尽热忱,引领乡亲们奔走新征程,并每月从退休金里拿出一笔钱,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做大做强泽东楼品牌。随着岁月推移,泽东楼前的旗杆,从最初的竹竿,替换为木杆、铁杆,而今已是不锈钢钢管。

毛泽东130周年诞辰前夕,再一次修葺的泽东楼重新对外开放,我又一次朝圣泽东楼。走在插满“中国工农红军”军旗的荷坳头,徜徉在高高飘扬着国旗的泽东楼边,声声入耳的,是《十送红军》《我是一个兵》《我编斗笠送红军》《人民军队忠于党》等最为雄壮而又凄婉的美妙旋律......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