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埔军校的龙岩新罗籍人

时间:2023-06-24 来源:龙岩电视台

图为陆军军官学校。图自网络

□符维健

红棉花照英雄城。广州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民主政治的策源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活动的中心点之一,在中共的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并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了培养革命军官的黄埔军校。孙中山委派蒋介石为校长、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任校党代表。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为教授部副主任,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共产党人先后在军校任政治和军事教官。黄埔军校初创时期,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方向,吸引了当时大批中国最有才华的青年前来投奔。

在万山重叠的闽西山区也有一批有志青年,他们为了改变中国的现状,立志军事救国而报考黄埔军校。从现有保存的黄埔军校闽西籍学员录可查,从第一期至第七期闽西籍的学员就有54人,遍布在现龙岩市的各个县。其中新罗区有四期的林野,五期的郭斌、温仲伟、魏寄(一说魏赤)。这些人在校期间,曾参加过香港罢工、广州各界群众联席大会和示威游行,以及东征,平定滇桂军叛乱、北伐战争等,在斗争中得到了锻炼,后来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成了工农红军的骨干。

林野(1902-1934),又名林文杏,1902年出生在龙岩县(今新罗区)中城中街林厝。他在读书期间,便接受革命思想,后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新罗区最早的中共党员。期间参加了歼灭陈炯明的东征战役。大革命失败后,林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历任红四军第三纵队第七支队支队长、第三纵队参谋长。1929年12月,林野以第三纵队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著名的古田会议。1930年6月,红一军团在长汀成立,下辖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林野任红十二军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1934年秋,红军主力突围长征,林野留在瑞金坚持游击战争。年底他和夫人魏月初不幸被错杀,后平反昭雪,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魏赤(1906-1935),又名魏思华,龙岩县(今新罗区)人,北伐战争后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回福建工作。1928年任中共龙岩县委委员,参与领导龙岩后田农民暴动,后被中共福建省委派往漳州北乡加强党的工作。1929年随游击队编入红四军,任红四军司令部参谋、团长。1933年后,任江西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建黎泰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1935年4月在云南作战中牺牲。

郭斌(1905-1973),龙岩县(今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人,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投军征战,历任排长、连长、营长,旋升任师长,参加北伐、抗日战争,战场上中弹受伤,后转任国防部少将部员,保密局少将,参加过开罗会议的保卫工作。1948年去台湾,任保密局少将部员。1954年退役。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它造就了许多的军事政治人才,不仅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国民党的军事教育和军事将领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军事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罗区在黄埔军校的学员虽不多,但起到的影响带动作用却不小。如黄埔军校四期的林野,因学习成绩优秀,军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黄埔军校五期经理科中尉教育副官、黄埔六期第二总队经理科第二期队长。后在中央苏区任过红军军事政治学校训练部部长、公略步兵学校校长等职,是红军军校教育的开创者,致力为红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