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千军气如虹 ——读毛泽东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时间:2023-12-17 来源:龙岩电视台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书法作品) 刘路永 书

张佑周

1929年12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上杭古田召开了在红军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毛泽东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重回红四军领导岗位。与此同时,蒋介石组织闽粤赣国民党反动武装实行“三省会剿”,向闽西革命根据地步步进逼。古田会议刚结束,国民党闽军先头部队就已进抵离古田村仅30里的龙岩小池。红四军于是迅速实践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战术,主动向闽赣边界的武夷山下转移。1930年1月上旬,朱德率红四军第一、三、四纵队先出发,经连城、宁化,越武夷山进入江西。毛泽东则率第二纵队掩护主力转移,在小池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后,也挥师西去,经连城、清流、归化(明溪)、宁化等县越武夷山进入江西广昌,与朱德等所率红四军主力会合。红四军跳出包围圈,蒋介石的“三省会剿”宣告破产。

1930年2月,毛泽东率稍作休整的红四军准备向西攻打江西中部重镇吉安,但吉安仍驻有参与“会剿”的国民党军7个旅12个团,毛泽东、朱德遂决定不攻吉安,改在吉水县水南、吉安县值夏一带打击孤军进犯赣西南根据地的国民党唐云山旅,并取得胜利。

1930年5月,蒋、冯(玉祥)、阎(锡山)大战在河南、山东等地爆发,江南各省除南昌、长沙等大城市外,均无强敌。李立三主持的中共中央指示红军各部冒险夺取湘鄂赣三省省会。6月,毛泽东所部红军第一军团(开始时称第一路军)遂奉命由汀州向江西、湖南进军。7月,毛泽东在进军途中又写下一首与闽西有关的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以表达其进军途中的豪迈心情: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毛泽东这首词一开头就发出豪气冲天的宣言,向世人宣告刚刚过去的六月,有一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像天兵天将一样从天而降,带着万丈长缨,要把作恶多端的“鲲鹏”缚住。诗人非常自豪,意气风发,将自己所率红军比作有天帝所赐“万丈长缨”的“天兵天将”,要替天行道,征讨消灭腐朽凶恶的国民党军阀,为民除害。

紧接着第三四句,诗人高兴地看到,自己所率的红四军将要经过的赣西南赣江流域地区,有黄公略率领的红六军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有很好的基础,因而自己率部远征湘鄂,将可以借重黄公略部而得到加强,信心满满。

毛泽东与朱德等人顺利地率红四军、红十二军抵达“赣水那边”后,与红六军会合并组建了红一军团,在赣南大地发动百万工农,声势浩大。红军部队席卷江西,所向披靡,还要挥师西去,直捣湘鄂,气势如虹,令人振奋。

然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高潮虽然在赣南地区到来,似“狂飙”从天而落,形势大好,但作为军事家、战略家的诗人毛泽东没有像李立三等人那样被大好形势及所取得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分析形势,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因军阀蒋、冯、阎在中原混战而无暇顾及赣南、闽西红军的发展壮大,但南昌、长沙等大中城市的敌人还是相当强大的,红军如果攻打这些城市,根本没有胜算,或许将成为“国际悲歌”。因此,毛泽东说服了红一方面军干部,放弃了当时执行立三路线的党中央所指示的夺取湘鄂赣三省省会城市的冒险方案,改为分兵攻取湘赣边界的茶陵、攸县、醴陵、萍乡、吉安、峡江、新喻(今新余)等小县城,扩大了红军部队,为粉碎敌人的第一次大“围剿”准备了条件。这些胜利,虽然不如夺取长沙等大城市那样振奋人心,却也足以让诗人以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词抒发自己的豪情。

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除了副标题明确表明这次军事行动出发地是汀州外,整首词并没有提及汀州山水或人事。毛泽东本人也已离开闽西半年,似未重回汀州。但对于红一军团而言,其根据地主要在包括汀州在内的闽赣边界地区,所以,毛泽东挥师湘鄂,大部队是从汀州出发的。此外,“蝶恋花”字面上可解释为蝴蝶喜花而恋花。虽然作为词牌名,其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关联,然而作为在闽西地区生活过10个月,经历重病、九死一生和被逼离开及重回红四军领导岗位的政治生命沉浮的毛泽东,也许在挥师西去时对闽西汀州恋恋不舍,有意选择“蝶恋花”这个词牌,写下与“蝶恋花”的浪漫气息毫不相关的豪气冲天的词,期望“狂飙为我从天落”是很自然的吧!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