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球将军讲述—— “草地行军为何要带棍子?”

时间:2022-05-05 来源:闽西新闻网

□刘新传 刘东琳

1935年8月18日,经过连续行军,我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由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芦花镇到达了草地边缘的黑水县沙石多乡马河坝村,一来部队十分疲劳,二来也是需要我们为下一步草地行军做好准备,因此,便在这里住了三天。出发前夕,师部的骑兵通讯员送来了准备行军的命令,要求每个人准备一根长棍子,同志们当然都照命令执行了。

第四天一早,天还不大亮,部队就集合准备出发,队列里竖着一排排的棍子,我当时在一军团政治部当组织干事,特地前去把每个人准备的棍子检查了一番。关于棍子的用途,虽然在行军命令中都有说明,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前面行军的困难和草地的自然特点,谁也不知道!而有关这方面的种种介绍,初听起来也似乎神奇得很,使人难以置信。因此,在第一天行军中,棍子就损坏了不少,爬邛崃山脉的大山时,身体弱的同志,有的把长棍子弄短,当了拐杖;有的当作扁担,挑了行装;还有的,因为背了步抢、行李、干粮,觉得再带这样长的棍子,实在是个累赘,干脆把它扔了。

我们第一眼接触到草地的情景令人难忘!爬上一座大山,一片无边无际的绿色草原展现在面前,有的战士竟然兴奋得叫了起来:“到平地啦!到平地啦!”还有的说:“山上还有这样的大平原多好啊,这里一定有人家,也许出大米呢!”可哪里知道,正是这表面上看起来开阔美丽的绿草原,当时却蕴藏着想不到的困难,这里不仅没有人居住,还不长粮食,而且连草兽也很少见。

那天上午天气还很好,不料一到中午,突然下起暴雨,气温骤然下降,战士们的衣服背包全被打湿,并且在一条湍急的小河里涉过来蹚过去30多次,河虽然不大,水却很深,六月天也像冬天一样,冷得刺骨,有些瘦弱的同志就冻病了,甚至有的牺牲了。暴雨过后,太阳又慢慢地露出了头,天还不黑,团部就发出宿营的命令,要部队赶快选择地势高,不易浸水的地方,用自己的被单和带来的棍子搭好帐篷,以防大雨和冰雹,这一下可把扔掉棍子的人难住了,用什么来搭帐篷呢?四面都是光秃秃的,没有一根树枝,加上没有搭帐篷的经验,七长八短的被单怎么能连到一起呢?因此,这天有不少人没搭起帐篷,在大雨和冰雹下过了一夜。衣服和东西全湿透了,一天天过去了,我们的衣服被雨水打湿了又被身体温度暖干了。战士们也因此从苦难中总结出了棍子的多种用处,于是棍子好像一天天多了起来,而且被创造性地利用着。

我们用它搭帐篷,各班根据所有的棍子的长短、被单的大小固定三人或五人一组,每到宿营地,就迅速搭好帐篷,挖好排水沟,然后搞些草铺地铺。对于帐篷,我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搭法,有的用三根棍子,一个被单搭成三角形;有的用四根棍子,再用一个大被单搭成长菱形;也有的把一根棍子直埋在土里,用另一个做为横架,将被单一边系在上面,另一边系在草丛上,这叫作条形帐篷。为了把帐篷搭得又大又好,同志们都会拿出自己最好的被单,甚至有人把缴获的花被、单线毯也拿出来,每次宿营后,只见五颜六色的各式各样的帐篷,远远望去像是一片盛开的野花。

棍子也被用来制作雨伞,又是帮助我们走路的拐杖。草地上到处都像橡皮一样松软的泥沼地,行军中一不小心就陷入烂泥。大家往往拄着棍子探深浅。

有一回我和红军没收征发科科长赖伯承,他是我们永定老乡,走着走着,赖伯承一不小心踩到泥潭中,身体很快往下沉,他拼命地挣扎,结果还是越陷越深,一会儿工夫他就只露出双手和头部,这时我叫他沉住气,不要动,我急忙解开腿上的绷带,一头扔过去,让他拉住,我拉住另一头,正当我往上拉时,脚下的泥巴也开始往下沉,我也陷入了水潭中。这时,我们互相鼓励,不慌不忙,各自抓住绷带一动不动,等待人来帮助,过了一些时间,跑来了四个红军干部,用棍子把我们两人同时救了上来,这种时候,棍子简直成了我们的救生圈了。

过草地那些日子,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子是饱一顿饥一顿,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软塌塌,水渍渍,大部分人挺过来了,不少人却倒下去了……


图为刘振球将军讲述的《棍子》笔记。

编后语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1990年9月,刘振球将军深情寄语家乡福建省上杭县中都镇田背村乡亲:“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1995年,刘振球将军把《草地行军为何要带棍子》的故事,口述给家中后辈,当时,女儿刘东琳细心地把父亲讲的故事做了笔记(如上图),才得以流传。刘振球将军卒于1997年6月5日,遵其遗愿,部分骨灰送回家乡安葬。(来源:闽西新闻网)

红土地网编辑 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