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你的浓眉,一把相思泪

时间:2022-05-11 来源:闽西新闻网

图为张元寿与战友合影于延安。

冬日,龙岩,东肖森林公园。

汩汩清泉从奇迈山缓缓析出,在幽深峡谷汇成一股溪流,渐成浩荡之势,倏地,空旷的山谷有哗啦啦的水声回响。鸟鸣山更幽。水草在激流中招摇,小鱼在波心里游弋,老藤、菖蒲、樟树、枫林、芭蕉、红花檵木,倒映在浩瀚的天空,留下寂静的身影。

这里是桫椤谷,一棵棵,一丛丛,高大葳蕤的桫椤生长在温湿的谷地,仿佛让人们瞬间穿越洪荒,岁月是那么漫长,人生却是白驹过隙。

承包东肖森林公园桫椤谷景区的是永定区培丰镇岭东村的小伙子,30来岁,自称“铁军文化园张榕忠”。一个永定区人何以在新罗区发展?一个年轻人何以“铁军文化”冠名?一个聪慧的新生代何以守着深山桫椤谷而不到繁华的都市打拼?串串疑惑,让人猜度。

图为坐落在永定培丰“张元寿烈士纪念馆”前的张元寿铜像。

我们的故事,也正要从这里开始。

桫椤谷景区,有一幢幢低矮的木屋。曲径通幽,往复回环,片片枫叶纷纷掉落,悄无声息地飘在屋顶,挂在树枝,掉在幽道,跌在水潭,有一种苍凉,更隐藏着新生的力量。

龙岩东肖与永定培丰(田地)地缘相邻,两地之间仅一山之隔。山的两边均为一处阔大的盆地,因了地缘政治的归属不同,通俗地讲是因山间发源的河流走向不同,东肖是龙岩属地,操闽南语系的龙岩方言;培丰是永定属地,操纯正的客家方言。尽管方言不同,民间交流、交往却十分活跃,自古以来这里便有道路沟通,通婚、通商、通达的乡村结构和社会业态,早已形成两地之间互通有无的命运共同体,一俟风吹草动,便前呼后应,应者景从,成涌动之势。

特别是在动荡的岁月,饥饿的人们为求生存而斗争,为求社会的公平公正而抗争!

永定培丰镇岭东村人张元寿,便是从东肖走上革命道路的著名革命英烈。据史料记载,出身贫苦的张元寿11岁初小毕业后便辍学在家。为生活所迫,小小年纪不得不跟同乡往厦门打工,但无处投奔,又折回田地家乡。当年冬天,经亲戚介绍,张元寿到龙岩白土镇(今东肖镇)的一家杂货店帮工,过上了“小伙计”的雇工生活。也正是此次帮工经历,为心地善良、头脑机灵的张元寿走上革命道路带来了机遇,并从此改变命运。

坊间传说,那是1928年春的一天傍晚,春寒料峭,大雨滂沱,老板让年仅16岁的张元寿关店门收摊打烊。关门时,张元寿发现屋檐下站着一个30来岁的年轻人正在躲雨。那年轻人头戴斗笠,一身农民装束,英俊机敏。好心的张元寿便热情地把他让进店里,两人萍水相逢却谈吐投机。攀谈中方知那年轻人正是龙岩东肖邓厝村人邓子恢。邓子恢给张元寿讲了许多革命道理:只有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人民群众自己的政权,才能解放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随后他们过从甚密,无话不说,张元寿从邓子恢处借得许多进步书籍,越读心里越亮堂,越坚定了参加革命的意志,并果断地付诸行动。当年3月4日邓子恢、郭滴人、罗怀盛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龙岩后田暴动,张元寿不顾老板的劝解、反对,义无反顾,参加暴动,“他手握菜刀,冲锋在前”,被郭滴人誉为“天不怕地不怕的小伙子。”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开创闽西革命根据地。张元寿受郭滴人派遣回到家乡培丰田地,于8月上旬组织了有300多人参加的“田地暴动”,开仓分粮,建立苏维埃政权,同时组建一支保卫胜利果实的革命武装——田地乡赤卫队,张元寿任队长。从此,张元寿走上革命道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和艰苦奋斗的传奇人生。

1930年3月18日,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标志着闽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张元寿带领的田地乡赤卫队被集体升编为红军主力部队,编入红军永定县太平区补充团,这支队伍就是基本上由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十二军的一部分。中等身材、身板壮实、浓眉大眼、虎虎生威的张元寿,在革命队伍的大熔炉里迅速成长,不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因作战勇敢,冲锋在前,不怕牺牲被连续擢拔,由34师102团排长而连长,而团政治处经济委员会主任,专司打土豪浮财和红军筹款之责。一次次征战留下串串足迹,也挂满生命铸就的勋章。客家文化浸染的忠实品格以及从事店铺小伙计的生活经历,胆大心细,遇事机敏,办事果断,精打细算的张元寿,从1932年4月随红一军团攻打漳州获取大量金银财宝开始负责军需后勤,便注定了成为人民军队在往后的漫长岁月中专门担负后勤保障的能手。

张元寿善经营的卓越才华,在中央苏区最为困难的时刻就显露出来。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对中央苏区实行“围剿”,进行经济封锁,苏区的生活必需品奇缺,尤其是食盐、药品等。白区的货物运不进来,苏区的土特产又运不出去,兼任中华商业有限公司经理的张元寿遵照上级指示,采取灵活措施,巧妙组织并配合苏区的部队及群众与白区做生意!“他组织苏区群众把烟叶、香菇、土纸、钨砂、茶叶等土特产运往白区,又从白区购进食盐、药品、布匹及其他日用品,利用白区商人唯利是图的特点,组织他们为苏区服务,将大批物资从白区‘走私’到苏区,既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又繁荣了苏区经济,增强了苏区反‘围剿’的军事实力。”踏遍青山,不怕劳累,深入虎穴,采购物资,卓有成效的工作,张元寿得到各级领导的器重和褒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素来是兵家法则,也是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根本要求。“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千头万绪,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是做好参谋、后勤工作的根本保证。既雷厉风行,又心细如发,张元寿做好红军长征一路上的后勤保障,并胜利抵达延安,直至担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供给部长,成为红军后勤供给战线的最高领导人。

抗战烽烟起,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938年初张元寿赴汉口参加后方勤务会议,会议结束时因路途被日军攻占,中央军委决定他去刚成立的新四军工作,辗转南昌,开赴江南抗日前线,任新四军总兵站站长。张元寿借“中国红十字总会交通股”名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完成新四军运输保障任务,请领和筹措军需物资,接送往来人员,担负通信联络和军邮任务,秘密联系“工合”,协助后方留守处创办工厂,解决物资困难,掩护与地下党的交通,维持后方秩序、联络友军和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件件工作有条不紊,受到新四军领导人和基层官兵的赞誉。

做好军队后勤工作,需要公平公正、心底无私,体恤下属、解决实际困难。这需要宽阔胸襟,以身作则,自觉自律,不贪不占。据新四军老战士回忆,按军部处长待遇,张元寿每月只有4.5元津贴,而他经手的钱、粮、物不计其数,从不贪占,始终做到慎独慎行,慎终如初。

抗战胜利后,张元寿被任命为华中军区副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又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均负责后勤方面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地方的支前工作。1946年在粟裕指挥的苏中“七战七捷”战役中,张元寿“每役都周密安排粮草和武器弹药的供应,部署地方武装民兵配合作战,严密封锁消息,利用内线作战有利条件,积极与苏皖边区政府联络,先后动员14万民工支前。”难怪粟裕司令员心有感慨,称“有元寿同志协助,我无后顾之忧。”又有后人回忆,张元寿态度潇洒,说话吐字清脆有力,白天忙于各种事务,面对一大堆来自各部队、机关、直属分队或个人送来的军需申领报告只能在晚上时间签批,而且不论再晚,他都要签批完毕,很少有积压现象。勤勉务实,干脆利落,高质高效,其硬朗作风可见端倪。

正是这样一位从闽西大地走出去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怀抱救国救民的理想,1947年2月23日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战场全歼李仙洲部6万余人,取得完全胜利,缴获大量战利品的当刻,作为副参谋长的张元寿乘车前往周村视察,遭一架美制P-51野马式蒋军战斗机疯狂扫射,张元寿胸部中弹,光荣牺牲,年仅35岁。

一颗冉冉升起的闽西将星,殒落在硝烟弥漫的山东莱芜战场。

一个钢铸铁骨的闽西子弟,安卧在山东临沂市华东烈士陵园。

当年的翩翩少年,从永定培丰田地村出发,听党话跟党走,冲锋陷阵,勇挑重担,艰难困苦,九死不悔,再也没有回来,回来看望年迈的父母,回来看望这里熟悉的青山,回来看望这里忠厚传家、其乐融融的善良的乡亲……

时光荏苒,花开花谢,村里的大榕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给大地留下浓浓绿荫;伸展的枝条,光洁的叶子,在风中呢喃,一遍遍呼唤远去的游子何时归来,归来山清水秀、温润朴质的美丽故乡?

据传,直到1951年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邓子恢、张鼎丞回到龙岩,慰问张元寿的父亲张祺耀时,才沉痛地转达“元寿同志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的消息,顿时,众人心如刀绞,肝肠寸断。

张元寿在永定田地老家的侄孙张榕忠,上下呼吁,积极奔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下,终于在2020年在永定培丰田地的岭东村后龙山脚下建成“张元寿烈士纪念馆”,成为“铁军文化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馆前,矗立着张元寿将军等高的铜像:将军浓眉大眼,目光炯炯,一身戎装,威风凛凛,像是在出发前向全体指战员发布训令,又像是以深情的目光问候祖祖辈辈耕耘的大地,告诫这片土地上的乡亲,任何时候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得再远,取得再辉煌的成就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魂兮归来兮,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优秀的后勤专家张元寿将军。

用鲜血和生命染成的红色基因,正是“铁军文化”所秉持的坚定信念;东肖森林公园所在的桫椤谷景区,正是传承“铁军文化”开辟的一个基地,一个生动的载体,青山静穆,流水淙淙,回望来时路,睹物思人,感慨万千。

凝望你的浓眉,一把相思泪!(宋客 文/图)

(来源:闽西新闻网)

红土地网编辑 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