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医生张金奎从医路

时间:2023-08-15 来源:龙岩电视台

图为张金奎


□ 詹鄞森

在龙岩《长征中的新罗儿女》展览的“红军不怕远征难”版块中,介绍了红军医生张金奎:

张金奎(1918—1990),新罗区东肖镇溪兜村人,是“红色医圣”傅连暲创办的“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首批培养出来的红军医务人员。1932年编入红军闽西补充团,后编为福建独立第八师二团二连。在江西后方医院学医后,编在红五军团第35师连卫生队当卫生员。他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血战湘江、三过雪山草地、高台战役……在火线上救护伤病员,在战火中锻炼成长。

张金奎1930年参加儿童团,参加红军闽西补充团后,被派往傅连暲的“看护学校”学习,校长傅连暲知道学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以战争的客观环境来制定教材,理论与实践、课堂与临床相结合,选择部队中常见的疾病和战场上常见的刀伤枪伤,用常见的药物治疗,编写课本,深入浅出地讲解,使学员易学易懂。学习时把战场上抬下来的尸体,当成模具,反复琢磨,如刀枪伤该怎样消毒,如何缝合,麻醉药注射部位,怎样才能减轻伤员痛苦等等。在傅校长言传身教悉心指导下,小金奎很快掌握了一些战地救护措施,能较熟练地进行包扎、缝合、止血……

张金奎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时,抢救了许多红军伤病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张金奎是红五军团34师100团2营5连的卫生员,那年他不满16岁。在湘江战役中,张金奎所在的34师100团是全师阻击阵地的最前沿部队,伤亡率很高,卫生队的任务异常繁重,包扎、止血、缝合……所有卫生员几乎没停过手。

在湘江渡口,几十架敌机狂轰滥炸,浮桥被炸翻了,不断有人马落到水里,红军战士冒死抢修,走浮桥已不可能,张金奎和战友们毅然扑进冰冷刺骨的江水里,他让伤员抱着木板,自己推着他奋力朝西岸游去,全力保护伤员。

老山界是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后面临的第一座高山,对伤病员生命极端负责的张金奎用绑带扎着担架,在陡峭的小道上前拉后推,千辛万苦终于跨过这道难关。翻越大雪山夹金山,比任何残酷的战斗更为艰难。出发前张金奎按照傅校长指示,备了几串辣椒,煮水让大家喝了御寒,抵御住透骨入髓的寒冷。

松潘大草地是高原湿地、生命禁区。气候多变,一会儿滂沱大雨,一会儿冰雹夹雪。张金奎提醒同志们,要走在草墩子上,不要把草皮踩破了,否则底下的烂泥就会把人胶住拖下去。还有麻烦的伤寒,患者高烧到40多度。苏区带来的药品早就用完了,张金奎就用毛巾浸冷水敷额头、擦身子的方法降温;用打土豪缴获来的茶叶煮成浓茶喂病员服下。经过治疗,许多得伤寒的同志好转起来。张金奎幼年时跟着父母在奇迈大山里采摘过野菜和草药。部队休息时,他就和战友结伴去寻找野菜和治病的草药,靠这方法,张金奎和战友们终于走出了草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