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革委会和中共武平县委驻地——陈坑村古民宅“中书第”

时间:2022-06-10 来源:红色文化周刊

苏维埃时期武平县革委会和中共武平县委驻地陈坑村,是个古老美丽的村庄。古汀州府至潮州府和武平县至上杭县的陆道,在该村交汇,是武东片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大革命时期,1929年冬,红四军从上杭出发,沿着古道寨背、黄埔等地,不到半天就来到陈埔,用奇袭的方法打掉了欺压村民的反动民团。红四军以陈坑古宅“中书第”为司令部,帮助村民组织农会,宣传发动贫苦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古宅墙上至今还有红四军的标语和红军十大纲领。1930年6月,陈坑区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后遭反动势力破坏。1932年2月,罗炳辉将军率领的红十二军来到陈坑,陈坑区苏维埃政府得以恢复,古宅为武东区苏维埃政府和武东游击大队的办公地点,聂祖唐为武东苏维埃政府主席和武东区游击大队长。武平县革命委员会也在陈坑恢复成立,赖信荣为县革委会主席、朱锦云为军事部长兼裁判部长。中共武平县委重建后也进驻陈坑办公,由练灿华任书记,杨勇、聂云虎、练世祯任委员。随后,为适应当时时局的需要,恢复被共产党内部肃反扩大化的“左”倾路线危害而丧失的武北红色区域,县委、县革委会又由陈坑迁至武北亭头,领导武东区和高梧、中堡等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
  “中书第”,不仅是红色遗存的载体,而且古宅建筑本身也有很大的文物价值。古宅于清咸丰丙辰年(1859年)建造,为明清时代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土木结构,主屋上下两厅,之间有天井一口,上下两厅皆圆木立柱支撑横梁,架成天心,雕梁画栋;上下两厅均饰屏风,上雕行云流水、人物传奇,十分精美。厅堂两侧配有厢房,穿过上厅左右厢房过道,各有天街和横屋围绕,与主屋正面围墙构成内院,布局显得十分严谨。该祠堂主门楣书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声振西江”。而外大门建在内院右侧,门头横书“中书第”三个大字,熠熠发光。据考,中书在清朝的位阶约为从七品,职能为辅佐主官,属基层官员编制。经商成功人士为光耀门庭,也可捐款而得。古宅有大小房屋28间,宅后还有池塘围护,总面积900平方米,蓝瓦白墙装饰,颇为壮观。

红土地网编辑   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