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地红旗扬 ——漳平市拱桥镇梧地革命基点村简史

时间:2022-07-22 来源:红色文化周刊

梧地村位于漳平市拱桥镇的东部,是拱桥进出城区的必经之路,距漳平城区约7公里,东与西园乡交界,南与永福毗邻,北与苏坂乡接壤。原属龙岩县梧和大队(当时梧地与和目坑为同一行政村),1963年,梧地划归漳平拱桥管辖。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梧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斗争。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军攻打漳平,红军足迹遍布漳平的山山水水,梧地村也留下了红军战斗的足迹。8月8日,朱德进入漳平城,直至17日率部前往溪南、象湖出击闽中,在漳平驻扎这段时间里,红军深入到附城各乡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帮助组建革命武装。红军小分队来到梧地,驻扎在村里,宣传革命主张,书写红军标语,深入发动群众,建立革命组织。红军分别驻在陵云堂(房东许永旺)和下间仔(房东许友鸿),不少群众主动为红军送米送菜,送柴火,让红军战士吃得香,住得好。战士们十分注意执行群众纪律,把群众送来的东西全部按市价付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给梧地群众留下了良好的形象。从此,梧地村就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村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组织,积极参加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并形成龙岩与漳平联系革命工作的中转站。由于这里是拱桥通往漳平的必经之路,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地下组织的革命活动和人员及书信来往都在这里进行,为土地革命发挥了特殊和积极的作用。

1938年3月,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后,中共漳平永福工作团成立,重新恢复和组建漳平各地党的组织。1940年10月,永福工作团重新组建为中共永福区委,书记邓顺金、副书记郑金盛、陈光碧、李开榜,主要领导古溪、大坂、小村、罗山、上界、下界、高山、梧地、岩高、内外洋等地的革命活动,购买枪支弹药护送到龙岩县委。永福、罗山、梧地等地党的地下组织重新恢复和发展截至这年冬天,党员总数达180多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坚持反动立场,四处搜捕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骨干的严峻局面,组织购买运输枪支、弹药成为当务之急。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1月29日“闽西事变”接踵而至,永福工作团团长、区委书记邓顺金于1月30日被国民党杀害。许多村的地下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惨遭屠杀,革命斗争被迫转入地下,梧地村成为南靖—永福—龙岩地下交通线站点之一。
  1941年2月中旬,永福赤卫队骨干陈文坤来到梧地村,召集李志谋、许士坤、许桂芬、许天灶(又名“回狮”),在新安溪梧地段河边的隐蔽处,举行宣誓仪式,斩鸡头,喝血酒,表示为革命不怕抛头颅,洒热血。李志谋、许士坤等人平时活动地点主要在许士坤家,他们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入在南靖、永福和龙岩之间,送枪支弹药到龙岩县委。
  一次,李志谋、许士坤、许桂芬、许天灶4人到永福接枪支弹药,回到文星村时,买饼之际被敌人发现,敌人开枪射击追赶,他们一边往山上撤,一边拿起手中的枪予以还击。敌人见势不妙,没敢再追。梧地村的进步组织为共产党送枪送药的情况被国民党白沙区公所发现后,区公所到处抓人,其中许士坤在1942年春被抓到白砂杀害。
  在解放战争中,梧地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部分优秀青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如陈少英,1948年10月入伍,原39军115师3团3营警卫连战士,1950年在朝鲜战场与敌作战牺牲,成为革命烈士。
  梧地村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就有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活动,红军曾在这里播下革命的种子。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又有党领导的地下组织活动,为漳平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编辑:赖珊盛 卢丽宽

热门评论